秦致远有些疑惑地问道“粮食?大人,咱们不是缴获了那么多粮食吗?还有到登州的一路上获取的粮食,难不成这么快就吃完了?”
“我说的不是余粮问题,而是粮食来源问题。
这登州城现在是被咱们拿下了,但现在是百废待举,光是如何养活这数万的辽东难民,让他们有信心坚持过眼前的难关,不至于再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群起哗变,这就是个大问题,现在登州的粮食是很多,但是这么养着他们也不是个办法;
何况还有万余大军日日操练,所耗费的粮食也不少,如果不想个法子,这粮食两三个月就没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尽管说出来。”
秦致远兀自想着,然后说道“大人所虑极是,光靠这登州城里缴获的粮食,眼前确实能让全部难民吃得饱穿得暖,但是难民数量毕竟这么多,大人也不可能一直养着他们。
眼下最主要的是解决粮食来源问题,属下的意思是可以大力推广番薯种植,这番薯适应能力强,山头坡地,房前屋后都可能栽种,而且比稻米和麦子的收获时间要早,产量害也比稻麦要高,收获一次能顶半年粮,只要大量种植,城内的辽民很快就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推广番薯种植,这一点本官也想到了,番薯的确是生长周期短,比较容易种植,而且产量比较大。
但是有个问题摆在眼前,无论种植什么,都需要土地,这土地从何而来?”
秦致远沉吟了一下,然后有些凝重说道:“下官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道大人敢不敢敢用。”
孔有德看他这一幅郑重的表情,有些好奇“什么办法?你只管说就是!”
秦致远郑重的说道“这个办法,就是从地主豪强手中,获取大量土地,只要有了土地,这些难民就不需要大人再去赈济了,有条件的分发给难民即可!
而且有了土地之后,他们还能为大人提供产出,即便是日子过得再艰难,他们也愿意在将军手下效力。
大人您也知道,我大明的百姓生存的基础就是土地,只要大人给了他们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自然永远都会效忠大人。”
孔有德有些惊奇,没想到秦致远还有这样的觉悟,孔有德早就想到了土改问题,其实他也很想学他那一朝的太祖一样,打土豪,分田地,但是现实情况根本不允许他这么做。
别的不说,要完成这些,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大量高素质的基层干部,以及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
他现在一样都不具备,真要学着太祖那么做,自己原本趁着李九成和耿仲明攻打莱州的期间,训练出一支强军的计划,绝对无法继续下去。
别看现在这些地主豪强们没什么动静,那是因为自己才拿下登州城,没有侵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继续做着顺民,一旦自己要打土豪分田地,他们不用朝廷号召,就会自发的起来组织地方武装,对抗自己。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话可不只是说着玩的。
他们有钱有粮,还在村寨农庄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自己手头又没有高素质的‘工宣队’去拉拢鼓动普通的农民,让他们与自己站在一个战壕,对抗地主豪强。
如果那些地主存心与自己作对,他们完全可以利用长期以来的威望,以及村民对他们的惧怕心理,宣扬自己是要来屠杀他们的,然后组织起来大量的反抗力量。
只要他们愿意,一个村庄的小地主都能拉起几十甚至上百人的武装力量,到时候自己只能全副精力的应对来自己。
而且还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大明跟鞑子打了那么多年,大败仗不计其数,最后都还是撑下来了,没让鞑子入主中原。
再看看那李自成,都拿下了北京城和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然后山海关之战一场战败下来,就一路溃退到湖广,最后被一个普通农户砍死,不就是因为他在没有足够力量的前提下,动了这些地主士绅豪强的利益么。
对于地主豪强来说,谁坐天下与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他们的利益不受到侵犯自己可,李自成让他们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所以李自成一败,长江以北顿时烽火四起,李自成派出去的知县知府知州,都被这些地主豪强组织起来的武装杀死,李自成的统治轰然崩塌。
而满清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向他们保证,他们的待遇一切都和明朝时期一样,相对于李自成的做法,这些地主豪强很自然的倒向了满清,满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把国境线从长城,推进到了长江。
要知道,满清一直到雍正时期,才推行了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这个时间点离满清已经入主中原,已经差不多快一百年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统治,他们才敢这么做,可见士绅豪强的能量有多大。
孔有德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手头的兵力应付来自士绅豪强的反扑都不够,更别提还有时间去练兵了。
所以说,这打土豪,分田地,根本不像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现在这么做根本行不通。
孔有德觉得,这秦致远也不笨,应该也能看清其中的隐患,他的想法应该也不是打土豪分田地,于是问道“老秦,现在哪块土地不是有主的,虽经现在是乱世,但毕竟还没有改朝换代,你总不能随意地掠夺地主豪强的的土地吧?”
没想到秦致远微微一笑,说道:“大人,其实在下的意思,就是从这些地主豪强手中掠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