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613节 谋日谋美

山本五十六怎么说也是大人物,但他却十分频繁地亲自来到中国找蒋纬国,原因也很简单:他每次来华,都是跟蒋纬国商谈必须由他本人亲自跟蒋纬国商谈的重大而机密的要事。

山本五十六今年五十八岁,蒋纬国今年二十六岁,两人年龄相差三十二岁,并且两人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中国人(在此时很多日本人看来,蒋纬国是“半个日本人半个中国人”),但两人关系很好,友情堪称忘年交,只不过,蒋纬国在内心里肯定没有真的把山本当成朋友,但山本却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真的把蒋纬国当成朋友的。蒋纬国把山本“当朋友”,一是因为山本无论在原先历史上还是在此时,都不支持日本侵华,他的手上没有沾多少中国人的鲜血,二是由于山本对于蒋纬国、对于中国而言,身上的“利用价值”很大,值得蒋纬国跟他虚与委蛇地“当朋友”;山本把蒋纬国当朋友,一是出于佩服,二是出于感激。蒋纬国虽然杀了很多日本人,但他杀的日本人大多是日本陆军官兵,山本属于日本海军,日本陆海两军本就素来不和,日本陆军被蒋纬国杀得死人无数在山本看来“完全就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另外,蒋纬国在中日停战后大力促进中日联手合作,让日本通过德中日三国结盟而受益丰厚,这就对包括山本在内的很多日本人于心理上产生了“打一棒子给一把枣子”的效果,冲淡了他们对蒋纬国、对中国的仇恨,甚至产生了惭愧和感激,不仅如此,蒋纬国在建设现代海军、如何展开现代海战这件事上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真知灼见”,让山本十分佩服、十分欣赏,因为蒋纬国的“指点迷津”,日本海军及时地抛弃原先的错误路线,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得山本又对蒋纬国感激不已,特别是日英爆发的马来海战,彻底地证明了日本海军此时的发展发展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此战大捷既让日本海军上下得意非凡,也让山本进一步地感激蒋纬国,因此,山本是真心地把蒋纬国当成朋友的,并且高度看重蒋纬国对日本海军的建议,俨然间把蒋纬国当成了“日本海军的首席智囊”“山本本人的第一顾问”。山本不会对蒋纬国撒谎,在不泄露日本和日本海军的机密的情况下,他是非常愿意跟蒋纬国推心置腹的,继而希望从蒋纬国这里获得“让他受益匪浅、醍醐灌顶的指点”,说到底,中日现在毕竟是盟友。

蒋纬国的办公室内,接过蒋纬国斟的茶后,山本没有跟蒋纬国说什么客套话,他脸色非常不好看,开口后直奔主题:“小蒋将军,我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英法荷掌控着远东和澳洲的大片土地,法国已经被德国征服,乖乖地吐出了他们的地盘,荷兰被德国打败,其印尼殖民地已经落入日本囊中,英国在中日联合打击下节节溃败,英国的马来亚、新加坡、文莱、缅甸等地早晚都会成为中国的领土领地,可以说,中日在东南亚的扩张是非常顺利的,面对这个局势,美国坐不住了。实际上,美国一直都没有真正地置身事外,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人都被美国政府挂在嘴上的‘孤立主义’‘中立政策’给骗了,误以为美国真的是一个不参与世界纷争的中立国,可事实呢?美国政府其实从来没像他们嘴上说的那样做,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越来越多的美国高层都逐渐露出越来越明显的想要插手、干涉、参与世界大战的迹象,五年前,美国国会通过了《文森扩充海军法》,一口气拨款十亿美元用于美国海军的扩建,去年,美国政府又悍然地废除了禁运条款,通过了租界法案,公然地向英国大肆出售、租借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整整50艘驱逐舰,美国陆军也正在快速扩军,原先的十万多人一下子被扩充到一百多万人,同时,罗斯福还制定了‘战备工业生产计划’,使得美国国内的兵工厂日益扩大武器生产。如此明显的行为,如果有人真的相信美国是一个无心插手、干涉、参与世界大战的中立国,那他就是一条糊涂虫!”他神色颇为愤慨和焦虑。

蒋纬国点点头:“上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也是口口声声地宣称自己是中立国,但在英法德奥等国打得两败俱伤、元气大伤的时候趁机参战,最终只付出很小的代价就成为上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如今,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美国政府眼下是故技重施。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美国政府玩弄这一招已经是轻车熟路、经验丰富了。”

山本也点头:“苏联已经完蛋了,法国也已经投降了,联盟国的敌人目前就是英国一个,英国被联盟国打垮是早晚的事,我不相信美国真的会坐视英国覆灭,因为英国已是美国最后一个盟友。美国政府此时缺少的,就是一个参加战争的借口。既是借口,找到实在太容易了,即便没有借口,也可以捏造一个。”

蒋纬国不动声色,心里暗笑:你们日本人不是最擅长这个么?

山本叹口气:“我现在非常焦虑,因为我一想到美国就在我们背后虎视眈眈、随时参战,我就感到头顶上好像悬着一把随时会掉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这种被动等待剑落下来的感觉让我每天都生活在如履薄冰中。”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蒋纬国,“小蒋将军,你觉得在我们打败英国之前,美国会参战吗?”

蒋纬国眯起眼睛:“几乎是百分之百。山本将军,你是海军,相信你很清楚德国的


状态提示:第613节 谋日谋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