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隐龙惊唐>第三百九十九章 余杭县令张士衡

“于公所言,天下稳定在于农桑没错,可发展却在商贸。沐没有抑农扬商的意思,只是以为二者需要并举。”

“那如果杭州治下粮食不足如何应对?”

“粮食不足可以向中原购买,若中原没有就向外邦购买。”

“若外邦不卖又如何?”

李沐笑笑道:“那就用横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再向他们购买。”

于志宁闻言一惊,“殿下所图甚大啊。”

“于公可见过皇上在承庆殿中的江山万里图?”

“老夫见过,也知道是殿下在当日元日大朝会时所献。”

“那么于公应该明白,沐所图的与陛下所图的没有分岐。”

于志宁脸容一正,躬身道:“臣会将殿下的意思一字不差转禀陛下,臣告辞。”

“于公一路顺风。”

……

由于此次防洪堤切实保护了杭州百姓不受洪水侵扰。

百姓们自发地将这道防洪堤称之为“沐王堤”。

经杭州、越州百姓口口相传,李沐在江南的名声达到了沸点。

被七天的暴雨影响的沿江各州,再一次面临在籍百姓的流失。

不过这次的人口涌入不象大旱时数量巨大,而是细水慢流。

这一天,沈界“沈半城”带着十数乡绅前来。

“小民拜见殿下。”

“沈乡绅今日前来,想来是为了铁器工坊之事。”李沐笑应道。

“瞒不过殿下,小民等此来所为正是此事。”

“好,好。都坐下说话吧。”

“殿下,我等经过商议,已经完成了资金募集。”

“诸位募集了多少?”

“杭州八县共计六十八位乡绅,少则三千贯,多则二万贯,共计资金五十万贯之巨。”

“这么说,股份归属也已经商量好了?”

“按殿下所言,除去殿下所占三成股份,余者皆已厘清。”

“好。铁器工坊所需之地可曾选定?”

“这正是我等此次前来的目的。我等选了一块地,只是它在宝石山西侧,与神机卫军营相近,所以,想问问殿下,是否可行?”

李沐闻言眉头轻皱,倒不是不可以。

可李沐知道铁器工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李家庄中,铁器工坊所产生的灰尘,让庄内百姓不胜困扰。

如今加上宝石山、吴山上茶桑的原因,李沐有意将铁器工坊建在钱塘府之外。

听沈界之言,李沐便婉言道:“沈乡绅所言之地本是无主之地,孤本不亦反对,可诸位也知道,宝石山、吴山如今种满了茶桑,铁器工坊如果座落在钱塘城内,扬起的烟尘怕是会产生许多不便。”

沈界闻言道:“那依殿下,铁器工坊该建在何处合适?”

“以孤之见,铁器工坊最好建在沿江,如此既方便铁矿石运输,也方便取水,不过沿江之地还须选在下流区域,否则会污染百姓的饮用水。”

沈界连头道:“都说殿下心系百姓,小民今日算是见识了。”

李沐笑道:“诸位可想好从何处购买铁矿石了吗?”

沈界道:“杭州本地不产铁矿,何需皆从扬州购进,大都来自北方,因大运河运输方便。不过也有一部分是从山南西道经长江运来,只是为数不多。我等商议,也是从扬州购买,如此既方便,又节省时间。”

李沐闻听,心里有了嘀咕,杭州不是有铁矿吗?

记得余杭县闲林埠有铁矿。

另外绍兴漓渚铁矿是中型矿了,不过这是在越州。

可余杭县却是杭州府辖下啊,而且相距才五六十里路,这距离正好避开人口密集区。

虽然规模是小型,但后世所谓的小型,在这个时代的钢铁产量却是相当巨大了。

想到此,李沐不动声色,对沈界道:“容孤考虑几天,五天后,诸位再来听信,如何?”

沈界道:“如此我等五日后再来,告辞。”

李沐等乡绅们走后,立即传来苏定方、李师等神机卫将领。

令他们带上冶炼匠人,以神机卫拉练的名义,对余杭县闲林埠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

果然,三天后,就有好消息传来。

李师带着几名匠人前来禀报,在闲林埠发现了铁矿。

李沐随即动身与不知原故的魏征,前往闲林埠,到了之后,才发现其实这矿区不大,也就两个足球场的大小。

矿区已经被挖掘得一片狼籍。

据匠人们说,以李家庄的钢铁产量,这个矿区足够用上数十年而不至于枯竭。

另外,矿区周围还有伴生铜矿,虽然不多,但铸造几百万贯铜钱还是足足有余的。

这让李沐非常满意。

因为在李沐的计划中,越州绍兴的漓渚铁矿也是自己囊中之物。

魏征至此才明白

李沐随即令人知会余杭县衙门。

余杭县县令闻讯匆匆而来。

“下官余杭县令张士衡参见殿下,参见魏刺史,不知殿下、魏刺史驾临,有失远迎,请殿下恕罪。”

李沐看着眼前这花甲之年的老头有点印象,刚来杭州时,他便在迎接的官员中,只是当初人多,没有在意他罢了。

“张县令,这片地可有主?”

“回殿下话,此地荒芜,无主。”

“如此便好,孤要征用这片地。”

“这……不知道殿下以何名义征用?”

李沐虽然是嗣王,且是杭州都督,但具体到地方上的事,还真不知道如何处理?

这时,魏征道:“张县令,殿下为杭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九章 余杭县令张士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