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我的极品兵王老婆>第1139章 举世震惊!最强打脸!
和消息渠道。

就像当初,某某战机首次在机场进行试飞,立刻就人爬树拍照,将照片发到了网上。

大部分人只觉得这是新战机,很新奇。

但就有个别人,炫耀自己的牛逼,主动就各种爆料。

好让别人觉得,好牛逼好强大好有能耐啊!

可结果呢?

让那些国际情报人员,真是‘闷声发大财’了。

分文没花,就得到了不少关键信息。

因此。

在很多人还没有足够保密意识的今天,新型装备想要做到绝对的保密,很难很难。

因为总有一些人,会通过各种渠道,搞到消息捅出去。

但是今天……

战龙机甲,毫无预料、毫无征兆的,就突然公开亮相。

而且还是以‘参加实弹实战测试’的官方新闻报道方式,倏然亮相。

这说明什么?

按照正规的流程。

一件新型装备,需要从概念设计、方案论证,再到详细设计、技术验证。

经过极为苛刻而又全面的各种验证之后,才会花钱开始小批量制造样机,继续进行各种试验。

将试验结果以及各种数据汇总之后,会进行更加严苛的审核与修改,然后又开始制造样机又接着试验。

如此反复很久,直到方案成熟、样机性能达到预期,才会进行小批量生产。

又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之后,各方面都稳定可靠,最终才能定型,开始大规模生产。

整个流程,是极为复杂而又繁琐的。

越是技术多样、组成复杂、性能先进的装备,流程耗时就越长。

比如现如今的战斗机。

从设计到服役,至少也需要好几年。

当今世界最牛逼的隐形战机,从立项到服役,耗时十几年。

其中原型机试飞,到大批量服役,都间隔了八年之久。

而战龙机甲……

之前居然从来没有任何爆料,没有任何小道消息。

这一突然出现,就直接是实战实弹测试。

而且在新闻视频中,一下就出现了七台。

这足以证明。

战龙机甲,已经过了方案设计、样机试验等阶段,已经到了小批量试验的阶段。

距离服役……也就一步之遥了。

所以……

这就很恐怖了!

因为在新闻视频中,战龙机甲表现出了极为强大的机动性能、操控性能、防护性能等等,已经显得非常成熟完备。

所以……

战龙机甲是什么时候立项的?

又是在哪儿设计研发?

是什么时候做的样机测试?

将来要装备给谁?装备多少台?

……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普通军迷们来说,这些问题都不是事儿。

大家感到震惊之余,更多的是高兴,是自豪。

毕竟这说明国家强大、科技发达,有更好的装备能够保家卫国,当然值得高兴庆贺。

同时也因有吴杰这样的顶级人才,有唐龙实业集团这样的民族企业,感到无比的自豪。

但是……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尤其是对于那些情报机构而言。

战龙机甲横空出世,带给世人惊讶惊喜,带给他们的则只有惊吓!

这么重大的事件,居然没有提前知晓?

这么牛逼的装备,竟然毫无情报资料?

不用猜也知道,肯定会有人,会暴跳如雷,大发雷霆。

一定会被质问,情报人员平时都是干什么吃的?

每年消耗掉大量的经费,都是用来度假旅游的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可人家的战龙机甲,都奔跑中越障精确射击,能顶着轻重机枪扫射锤爆碉堡……

情报机构居然啥也不知道。

要不是军事新闻报道出来,要不是各大军事网站、新闻媒体等跟踪报道。

恐怕还会一直被蒙在鼓里吧?

不觉得丢人吗?

当然。

更觉得丢人的,是那些国际知名武器装备制造商。

上午,汉武灵动科技在天元理工大学,用机器人表演功夫才艺。

虽然技术档次不高,但是噱头不小,引起了不少民众关注。

而一直以来,为了适应未来高烈度的战争,陆战装备就一直按照‘机动、防护、火力、信息’等四要素发展。

毕竟单兵的负重与机动能力有限。

让士兵扛着几十公斤重的物资给养,还怎么快速机动、高强度对抗?

累都快累死了!

所以……

帮助士兵减轻负重,快速行走的机械外骨骼,以及用于携带物资跟随行动的机器骡子。

还有工兵用于检查与拆解地雷、遥控侦查的履带式遥控机器人。

这些新装备早已出现,有的甚至已经进入战场使用。

但是……机甲!

这绝对是有想过,但没做过。

虽然大家知道机甲的种种好处,是单兵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

因为机甲起码有防护,可以抵御削弱物理攻击,而不像只有防弹衣的士兵,被枪击炮击,不死也得残废。

而且机甲还能携带重武器、能更好的观瞄射击、能更方便的指挥协同……

然而想法虽好,现实残酷。

但却因为技术难度太大,而根本没有选择尝试。

材料、动力、控制、通信……

各方面的难度都太大了,比研制主战坦克、步兵战车之类的难太多。

可是……

谁特么也没想到!


状态提示:第1139章 举世震惊!最强打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