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李璋辞别了家人,带着野狗和一队护卫离开了京城,这次去泉州路途遥远,本来走水路更舒服一些,当然前提是不晕船,不过李璋不想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毕竟水路还是慢一些,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走陆路。
李璋离开京城的次数不少,但以前他主要是去北方,基本没怎么去过南方,最接近的一次还是去永城,不过永城虽然比开封靠南,但地理上依然属于北方,说起来李璋的祖籍还是杭州,可是他只是在后世去过杭州一次。
一路上舟车劳顿不必细说,而当李璋他们到达扬州时,再往南就要过长江了,这个时代的长江上可没有什么大桥,虽然有些地方可以架设浮桥,但需要在长江特定的河段才行,毕竟长江的流量太大,雨季时又容易爆发洪水,所以很多地方都不适合架设浮桥。
当然最重要的是,长江河道可以通行大船,如果架设了浮桥,会影响船只的通过,所以在古代时期,想要过长江一般都只能依靠船只才行。
李璋他们在扬州休息了两天,品尝了一下扬州当地的美食,另外还欣赏了一下号称当初引杨广南下欣赏的琼花,可惜现在不是开花的时节,不过李璋还是买了几棵,然后让人送回京城给李太后做礼物,说起来李太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惜他这次没办法赶回京城给这位姑母祝寿了,只能送点礼物聊表心意。
李璋他们在扬州弃车乘船,除了要过长江外,他们也要乘船去李璋的祖籍老家杭州,然后再从杭州乘船出海,沿着海岸线航行,最后到达泉州,当然从杭州也可以走陆路到泉州,但这个时代的南方虽然已经开始发达,但各方面还是无法与北方相比,道路条件更是极差,所以还不如走海路。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如果在北方这个时节,说不定已经是大雪满天飞,植物也大多枯萎了,不过长江沿岸这边虽然温度也比较低,但相比北方还是暖和多了,而且越往南温度越高,不过与后世相比,这个时期的气温还是要低一些,据说长江沿岸在冬天也经常下雪,而不是像后世那样,下场雪都能上新闻了。
李璋等人的船只很快也到达了杭州,在这里他们需要再次换船,因为河船无法在海面上行驶,毕竟河船大都是平底船,这种船根本经不起风浪,一个浪头下来,船只可能就要底朝天了,所以必须换乘尖底船才行。
李璋深知这个时代出海的危险性,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出海的人几乎是把脑袋捆在腰带上,一不小心就可能全军覆没。出于安全考虑,李璋信不过普通的海船,于是在到达杭州后,找到当地的官府表明身份,并要求对方从水师中调几艘船护送自己去泉州。
杭州也是南方沿海有名的大港,最为关键的是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即是河港又是海港,可谓是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这里也极其的繁华,当然和东京比还是差一些,但绝对是长江南岸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就只有广州才能与杭州相比,估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来的南宋小朝廷才会选这里做首都。
杭州的地方官得知了李璋的身份后,也是十分的热情,毕竟这位皇帝的表哥可是京城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据说可以与宰相吕夷简平起平坐,所以他们这群地方官可得罪不起,当即就让人准备了五艘水师战船护送李璋他们去泉州。
借着这个机会,李璋也到杭州的水师营中观察了一下,杭州的港口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河港一个是海港,两个港口是联通的,特别是河港两侧到处都是造船作坊,许多海船会到这里维修。
李璋本以为杭州的水师大营应该在海港那边,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水师大营却在河港这边,虽然这并不影响一部分水师到海面上巡逻,但从这个安排上也能看出,杭州水师的重点还是放在运河的安全上,海面上的巡视则排在后面。
“大海才是未来啊!”李璋也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然后把这个情况记了下来,毕竟他这次来泉州,除了调查董家的案子外,最重要的还是巡视大宋水师的情况,只是这第一站的杭州就让他有些失望,哪怕是水师也依然把内河放在大海的前面。
不过现在不是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水师中也很快调拨出五艘战船,这五艘战船都是尖底的海船,说起来在大宋之前,中原水师中主要使用一种名叫楼船的战船,顾名思义,也就是一种建的极高的战船,因形似楼房,所以命名为楼船,只是这种船的重心太高,导致船只只适合在内河中航行,如果到了海上,根本抗不了风浪。
大宋这个时期的造船业已经大为发展,并且出现了专门的海船,现在李璋看到的战船据说是从一种名叫海鹘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海鹘船源自前唐,后来经过多方改进,也成为大宋的主力战船,每船上有士卒五十人,在海上行驶时十分的平稳。
等到李璋让人把行礼搬上船后,自己也乘坐在这只水师船队的旗舰之上,说起来他在这个时代虽然是第一次出海,但前世也曾经乘坐过海船,所以刚开始并不怎么担心,可是到了船上他才发现,这种木制战船与他后世乘坐的渡轮完全不一样,到了海上更是颠簸的厉害,别说是他了,连野狗都晕船吐的一塌糊涂。
万幸的是晕船这种事晕着晕着也就习惯了,等到李璋吐的肚子里没东西可吐时,慢慢的也感觉好些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