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新宋英烈>第二十六章 迁民入太原

对于后周朝廷的这招“绝户计”,刘钧在大骂后周君臣恶毒的同时,也是后怕不已。若不是北平军安插在后周皇帝身边的密谍及时送出这份情报,那么一旦后周朝廷的这条“绝户计”得以实现,只怕就算自己君臣上下一心抵挡住了后周大军的攻伐,打退了对方的进攻,在这条“绝户计”的打击之下,大汉也会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力量与日益强大的后周朝廷相抗衡了。

想到后周朝廷这条“绝户计”一旦成功会给自己一方带来的严重后果,刘钧便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即下令宣朝中重臣入宫商议对策。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讨论,北汉君臣最终决定先下手为强。趁着现在后周军尚在潞州进行集结,暂时还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机会,马上下旨给太原周边百里之内的各州县,命令这些州县以战乱将至、为保百姓不受战火荼毒为由,将辖区内的所有士绅百姓立即撤离,全部迁往太原城暂避,待战争平息之后,再返回自己家中——百里之外的州县迁徙距离过远、用时过长,只怕迁徙的百姓还未走到太原城,后周的大军就已经到了,所以并未纳入迁徙计划之中。

随着北汉朝廷的一纸召令,太原城周边百里之内的所有州县、村镇顿时热闹了起来。士绅百姓们或自愿、或被迫的离开自己的家园,在各地守军的护送与看管之下进行着大规模的迁徙。虽说圣旨中言明这次迁徙只是为了应对后周的征伐,而采取的一次临时性的措施,待战事平息之后还会让大家回来。但对于乡土观念极重的中国人来说,即便只是短暂的离开自己的家园故土也是非常难以接受的。期间有那难离故土、难舍家业的士绅百姓,少不得会有一番哭天喊地、拖延缓行之举。

但面对皇帝的圣旨,无论各地官员和守军多么理解这些士绅百姓的心情,却都得狠下心来不为对方的求告所动,只是一口咬定非迁不可,违者依谋反罪论处。而面对铁石心肠的官员与守军、面对严厉的处罚,那些属于迁徙之列的士绅百姓在百般抵制无效的情况下,只得无可奈何的收拾起自家的金银细软,依依不舍的离开自己生活了数年、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家园,拖家带口的缓慢却又是不可违抗的往太原城而去。

北汉朝廷的这次人口迁徙行动进行了将近十天,才基本上将太原周边百里之内的士绅百姓尽数迁至太原城内。也幸好有北平军提供的大批粮食援助做依托,才使得近五万新迁进城的百姓们不至于饿肚子——光靠北汉朝廷自家的存粮是很难保证城中所有百姓都有顿饱饭吃的。当然,北汉朝廷所能做的也就只是为这些新迁入城的百姓提供勉强能够裹腹的食物,至于住处和衣被等日常生活所需,就只有靠这些士绅百姓自行解决了。

如此一来,那些在太原城在有亲朋故旧的自然可以去投亲靠友,那些家境较好的人栈或者租住本地人的房子,而那些家境较差又没有本地亲朋的百姓,就只能露宿街头,天当被、地当床的苦捱。幸而此时是夏季,露宿街头虽然条件恶劣些,且又不免会受到蚊虫骚扰,却还不会被冻死。也正因如此,此番迁徙入城的百姓们尽管怨声载道,但在官府的弹压之下,却也并未真个闹出什么大的风波与动乱来。

太原城周边如此大规模的迁徙百姓,消息自然不可能封锁得住。因此,北汉朝廷的迁徙令下达不过三天之后,相关消息便已经被送到了柴荣的手上。由于迁徙北汉之民,以弱其势乃是后周朝廷此次伐汉的一项重要政策,因此在得到北汉朝廷开始迁徙太原周边百姓入城的消息后,柴荣立即召集自己的文臣武将到御帐议事,讨论己方的应对之法。

尽管在廷议时也有个别的文武大臣质疑为何北汉朝廷会突然下令移民,但包括柴荣在内多数参与廷议的人关注的焦点还是在北汉朝廷已然有所动作的情况下,如何将此次伐汉之战的主动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虽说北汉朝廷迁民入太原会对己方弱敌的策略有所影响,但一来北汉朝廷只是迁徙太原周边之民,其他距离较远的州县并无动作,到不至于令弱敌之策完全失效。二来,此次伐汉后周君臣可谓信心十足,认为以大周的实力完全可以灭掉已然失去契丹这个强援的伪汉小朝廷。就算伪汉小朝廷将百姓迁入太原城内,城破之日这些百姓依然会尽数落入大周朝廷手中,成为大周朝廷治下的子民。因此,后周君臣对北汉朝廷迁民入太原这一举动的反应基本相同,那就是既然北汉朝廷已经开始将百姓迁入太原城,而潞州距离太原城又有数百里之遥,就算现在立即发兵北上,也不可能阻止北汉朝廷的迁民之举。那么,不如以不变应万变,不受北汉朝廷这次迁民行动的影响,继续按照此前定好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伐汉之战。不过,为了防止北汉朝廷将迁民范围继续扩大,同时也是为了不给北汉朝廷更多的时间完善太原城的防御,在廷议结束后,柴荣还是下旨伐汉大军即刻出发,兵锋直指伐汉的第一个目标——沁州。

与前一年北伐幽云时一样,此番伐汉大军依然被柴荣分为了前、中、后三军。

其中,前军一万五千人,包括九千步军、一千马军,及五千后周最为精锐的“神机军”。前军都指挥使依然是由在去年北伐幽云时表现出色、在固安打胜了北伐第一场硬仗的张藏英担当。而前军副都指挥使却是换成了现任“神机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 迁民入太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