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新宋英烈>第三十二章 战太原(五)

虽说一下加进一百名弩手使得观赏哨内显得有些拥挤,不过好在弩远比弓更容易操控、瞄准起来也比弓要简单得多,所以相对狭窄的空间并没有影响弩手们发挥其射击水平。

当一百名弩手按照张铮的安排分成三组,开始轮流向城下周军发射箭矢的时候,尚未发现太原城头有大股汉军现形的后周填壕兵依然在慢条斯理的向外壕中抛扔土袋,根本没有料到死亡之箭已然逼近。

二百步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虽然未超过硬弩的有效射程,但要想百发百中也绝非易事。不过,得益于后周填壕兵“从容”的填壕动作、相对密集的队形,以及没有任何远程武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火力压制,所以北汉军弩手发射出去的第一波三十余支箭矢居然有超过二十支都击中了目标,伴随着一声声惨叫,后周填壕兵当即仆倒了近二十人。

按理说,只要没有接到指挥官要求他们后撤的命令,这些填壕兵就该坚守自己的岗位,继续他们填埋外壕的任务。而且,从射过来的箭矢数量上来看,守城的汉军主力并没有大规模上城的迹象,发起攻击的很可能只是汉军的小股部队。可一来,绝大多数后周军士兵都相信在己方火器的猛烈轰击之后,那些自愿或者被迫留在城头上观察城下动静的敌军即便有足够运气躲过轰击,也不可能有如此悍不畏死的表现,敢主动向周军发起攻击。这个时候还能从容不迫向周军进行反击的,只可能是此前一直躲藏于隐蔽处,并未经受周军火器洗礼的汉军主力。

二来,眼见敌军有了动作,自己的战友也出现了死伤,而且死伤还在不断增加,这些事先被打了招呼、知道自己此番不过是进行佯攻的填壕兵们的思想也随之起了变化。有那心思活络的,便开始琢磨着既然敌军已经开始发起反击,自己的任务是不是就该结束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转身撤回了;有那为人老实的,认准了没有上官的命令绝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依然按部就班的填着外壕;有那没有太多主见的,一边心不在焉的填着外壕,一边时不时的回头观望自己的长官,期盼着对方能赶快下达撤退的命令。人的心思一多,动作上就难免受到影响,再加上大家的心思又都不一样,行动上也就无法再统一,于是原本还算整齐有序的填壕队形立时就乱了起来。

前面的队形一乱,后面负责指挥填壕兵的军官马上就发现了异常。他们一面竭力维持住部下的秩序,一面派人向更高级的长官报告,要求“神机军”立即开火,掩护自己的部下——填壕兵参与的虽然是佯攻,但这样的佯攻随时可能会变成实攻,这道阻碍后面大队人马通过的外壕是必须要填上的。

其实,就算负责指挥填壕兵的军官不向上报告,站在临时建起的望楼之上的柴荣及其麾下数员武将也将前面发生的一切看在了眼里。经历过两轮火器轰击后,城墙上还能有汉军兵士向城下的周军开弓放箭,这样的情形明显出乎柴荣及众将领的意料之外。要知道,举凡有“神机军”参与的战事、特别是攻城战,哪怕是当初与“神机军”对抗最激烈、防御最顽强的固安守军,其也只有当城下躲避炮火轰击的主力重新上城后,才会对进攻的周军实施阻击或者反击,从未有过坚守城头、充当观察监视之职的兵士在主力未上城之前便主动进攻周军的——特别是当周军步兵还没有开始大规模攻城的时候更是如此。

不过,想不到归想不到,现在的局势要求柴荣必须立即作出决定,是继续填壕还是就此撤兵。对于这个问题,柴荣的决定是迅速的、坚决的——无论此次进攻是虚还是实,外壕都必须填平;无论城头上射箭的汉军数量多少,都必须予以消灭,不然意志如此顽强、生命力如此坚韧的汉军兵将,必定会对周军士气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汉军弩手开始反击之后时间不长,沉寂不多时的“神机军”各种火炮、弩炮和抛石机等远程火器便再次发威,将一波又一波的炮弹、攻城火药筒,以及攻击城头有生力量最有效的火药包不要钱似的送上了太原城西侧城墙,而汉军弩手所在的位置自然是其中被重点照顾的对象。

望着太原城头渐渐被滚滚浓烟所覆盖,一阵阵有如雷鸣般的巨响此起彼伏的从那里传来,柴荣以及后周朝廷的文臣武将都松了一口气,觉得经过这一次的火器轰击,太原城西侧城墙上绝不会再有活物,不然可就真是见了鬼了。

事实证明,后周君臣这一次是真的“见了鬼了”。任凭“神机军”如何猛烈的轰击,那一bō_bō的箭矢依然有条不紊的从城头之上射下,将正在以最快速度填塞外壕的周军填壕兵射倒。短短一盏茶不到的工夫,已经有一百多名填壕兵中箭,而且其中一多半还是当场毙命。

如果说,汉军弩手最初的反击还被后周君臣当成是个别运气特别好的漏网之鱼在干扰周军的佯攻的话,那么随着“神机军”这一轮火器轰击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后周君臣心中的惊疑也是越来越重。在“神机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城上的汉军依然能如此从容、如此沉稳的发射箭矢,已经根本不能用运气好、悍不畏死等词语来形容,因为这样的异常表现已经近乎于“妖”了。如果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只怕周军兵士们就该把敌军的这种表现跟鬼神附身、神灵庇佑联系到一起了——其实,何止是普通兵士,就连柴荣身边的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战太原(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