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幼麟传>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日易月

这是姜维第一次进入汉中王的书房,汉中王于书房召见,足见器重之意了。

姜维进得室中,但见刘备高坐案几,正微笑打量着自己。

当下摈弃杂念,躬身抱拳:“末将姜维,拜见主公,拜见军师。”

刘备坐直起身子,挤出一丝笑容,问道:“伯约一路辛苦,百姓现到哪儿了?路途可还顺遂?”

姜维暗自一叹,不愧是以仁德著称的君主,心底最关心的到底还是百姓。

他当即答道:“托主公洪福,十万军民,在季常先生的带领下,风雨兼程,路途平安,三日前已经安然抵达江州,不出五、七日,便可到达蜀郡。”

诸葛亮道:“季常贞实,称为令士,有他总览全局,定能保百姓沿路平安。况且,臣每日发派使者与之通信,但凡有事,隔日便知,还请主公宽心,切莫再费神思。”

刘备叹了口气,道:“非是孤不相信季常之才,只是这几日心惊肉颤,寝卧不安,不知又将发生何事。”

诸葛亮闻言,下意识地与姜维对视一眼。原来两人方才在汉中王府门口遇见,已经交换了法正病逝这个消息。

他躬身抱拳,缓缓道:“一会儿无论听到什么消息,还请主公能够保重,以大局为重!”

这时,姜维上前两步,哽咽道:“启禀主公,尚书令….尚书令过世了……”

“啊!”

颇出诸葛亮与姜维意料,刘备闻言后,只是愣在原地,并未出现预料中的悲恸大哭。

“孝直他…他也去了么……”

姜维又从怀中取出一册竹简,这是法正的遗表,内中所述,皆是关于安置荆州军民和筹备北伐之事。

诸葛亮亲自取了,呈于刘备。

刘备接过,也不打开去看,径直捧入怀中,伸手摩挲良久。好半晌,方摆了摆手,无力道:“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孤想静一静。”

诸葛亮与姜维于是联袂告退而出。

两人才走出书房大门没两步,屋内便隐约传出刻意压低的抽泣之声。

姜维有些愕然,不自觉地慢下脚步。

诸葛亮却一把将他拉走,边走边低声道:“主公心中悲痛难抑,但他亦不想我等再为他担心难过,故意先将我等支走。这等心情,伯约还请体谅。”

姜维点了点头,加快步伐,随着诸葛亮的走出汉中王府。

从汉中王府出来,城外已是华灯初上。

临别之际,诸葛亮注视着眼前的少年,颇感欣慰道:

“此番多亏伯约你挺身而出,方能保得大汉元气尚在。这些日子你辛苦了,且在家好生歇息一阵,过几日朝廷对你另有大用。”

姜维谦虚两句,正要告辞,忽想到朝廷对于荆州百姓的安置迟迟没有定论。

他担心荆州籍的官员因为心疼家乡父老,可能会让他们在靠近蜀郡的地方就近安置,也好方便照顾。

但他既身负法正遗嘱,以北伐为己任,自然希望能够说服朝廷,将这些百姓安置到汉中一带,以方便北伐前沿基地的经营。

能够拍板此事的唯是汉中王刘备,但刘备身体欠安,真正能够影响朝廷决策的,唯有眼前的诸葛亮一人而已。

姜维想到这儿,抱拳正色道:“末将还有一事,想与军师仔细探讨一番,敢问军师何时得闲?”

诸葛亮想了想道:“这几日着实抽不出空来,三日后是休沐之期,伯约可来府中一叙。”

姜维应了一声,约下三日后登门拜访后,便接过侍卫牵来的小白,告辞离去。

他一路马不停蹄,赶赴法正府中报丧。

尚书令府邸他已走过一遭,也算熟门熟路,纵马飞奔,不一会儿即至。

等向门子表明来意后,门子慌忙请他入内,一路悲声疾呼:“家主去了!家主去了!”

整个尚书令府旋即大躁,哭泣声,惊叫声顿时四起。

不一会儿,法正之子法邈一脸悲切,快步而来。

还不等他发问,姜维便将法正去世一事实言相告,又指出法正如今停灵于临江县,请他速速敢去扶柩回城。

法邈闻罢,悲从中来,哭顿在地。

这是姜维第一次见到法正之子法邈,只见其人年约二十五岁,与乃父有几分相似。

历史上,刘备对法正之死极为痛惜,流涕累日,追谥为翼侯,赐其子邈为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但历史对法邈的记载仅限于此,可见法邈并无乃父的才智魄力,只是依靠乃父余荫为官一方罢了。

姜维心道,法正生前对自己多有提携照顾;在他生后,自己对他的家人也自当多加照拂。

在他不住宽慰下,法邈身为孝子,只得强打精神,简单打点好行装,带了数十家丁心腹连夜出发,直奔江州。

从法正府上出来,下一站,要去关羽前将军府上。

关羽生前对他多有指点,又是义兄之父,此番又是为了保护大军的后路而阵亡,于情于理都应该去给关羽磕个头,并探望慰问义兄关兴一家。

前将军府位于锦里内巷,锦里是繁华之所,姜维不敢纵马,只得牵马步行。等赶到时,差不多已经入暮。

关府门前已经换上一对白色的灯笼,气氛庄严肃穆。他深吸一口气,敲响黄铜铸造的圆形门环。

颇出乎意料,开门的竟然是廖化。

廖化对姜维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一边讲他引入堂中,一边介绍分别之后的一个半月内发生的事情。

关羽遗体为曹操所夺走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日易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