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战神赵云>第80章,刘备出兵

见到太史慈后,问明来意,刘备大出意料,没想到,太史慈是为了要替孔融搬救兵。

刘备不动声色,心里却犯了嘀咕“就算解了北海之围,我又能得到什么呢?”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刘备可不是当代的活雷锋。

一想到自己的处境,历经艰辛,好不容易苦熬到今天,勉强有了点家底,刘备心里委屈的想哭,说出来都是眼泪。

昔日,刘备,孙坚,曹操,三人一起征讨黄巾,一起讨伐董卓,可是境遇,却天壤之别。

曹操,家世显赫,又有太学的经历,人脉极广,一路青云直上,典韦校尉——骑都尉——奋武将军—东郡太守。

现在已经跟成了一方封疆大吏,曹操并没有停止不前,目标又瞄向了兖州。

孙坚,敢打敢拼,作战勇猛,现在也混的不赖,深得袁术器重,孙坚的侄子被袁术表奏做了豫州刺史(当时豫州有两个刺史,袁术表奏孙坚的侄子,袁绍任命郭贡也当了豫州刺史,这在当时并不奇怪,用不了多久,刘备也会成为了豫州刺史。)

《三国》里,有人曾称呼刘备为刘豫州,就是因为他曾经被陶谦表奏为豫州刺史。

一个豫州,三个刺史,一点都不新鲜。

就像公孙瓒和袁绍争斗,公孙瓒也私自任命了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很多地方的官吏,都出现了严重重复的现象。

孙坚的侄子当了豫州刺史,孙坚的妻弟吴景做了丹阳太守,江东孙氏崛起指日可待,而刘备的人生轨迹,泽悲惨的像蜗牛一样,安溪县尉—高唐令—平原令——平原相,这几年,别人都大步向前,青云直上,唯独他,步履蹒跚,几乎停滞不前。

一直在县尉和县令上面徘徊刘备这只蜗牛,爬到一定高度,就跌下来,然后接着爬,然后,再跌下来。

跟孙坚和曹操比起来,刘备的命运,实在是太不顺了。

好不容易积攒了点兵马,刘备不舍得无畏的给孔融搭上。

见他迟迟不表态,太史慈心里掠过一丝失望,忙起身说道“我是东莱人,跟孔北海非亲非故,没有老乡的关系,只是因为慕名而相知,他曾照顾过家母,算是有些恩情,方今管亥暴乱,北海蒙难,孤穷无援,危在旦夕,我听说玄德公一向有仁义之名,能急人所急,孔北海也对你非常夸赞,因此派我冒着死亡的危险杀出重围,于万死之中拖言于玄德公!”

“哦?孔北海竟然也知道世间有刘备?”

太史慈这番话,听在刘备耳朵里非常受用。

太史慈又劝道“世人都知道,孔北海是当世名士,德高望重,若玄德公能出兵相救,解了北海之围,不仅北海的百姓会感激您,天下人也会对玄德公的仁义之举为之称赞。”

虽然不能得到实际的好处,但是对自己的名望,一定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刘备想了想,答应了出兵的请求。

管亥虽然勇猛,但是带领的黄巾军却都是乌合之众,刘备带兵刚到,这些黄巾军仓促抵挡了一阵,便自行退去了。

顺利解了北海之围,孔融非常感激,说什么也要盛情款待太史慈和刘关张,太史慈婉言谢绝,他一刻也不远多呆,刚要告辞离开,武安国却主动追了出来。

“子义,赵云他还好吗?”

“哦?我想起来了,他曾经救过你是吗?”

武安国点了点头,脑海中不禁想到了虎牢关前跟吕布激战的一幕“是啊,没有赵云出手相救,我就算不死,也得落个残废啊。”

太史慈把赵云的近况告诉了武安国,武安国非常羡慕,把孔融跟赵云做了一个对比,武安国连连叹气“你也看到了,几万黄巾军就把孔融吓破胆了,真让人憋屈。”

太史慈忙劝道“既然在这里待的不容易,干脆跟我一起去洛阳如何?”

“哈哈……我是真想去啊,但是,就这么走了,我于心不忍,等以后再说吧,见了赵云,替我问个好,一别两年多了,还真是想念啊。”

太史慈跟武安国分别后,又去见了刘政和邴原,就算不拿出蔡邕的书信,两人也有去外地避祸的打算,近来青州一带,战火不断,又有黄巾肆虐,整天让人提心吊胆.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点都不夸张,被太史慈一番劝说,刘政邴原都答应举家迁往洛阳。

………………

荡平东郡的黄巾,为了回报袁绍,曹操又带兵平定了魏郡的黑山军,曹操用兵如神,精通兵法精髓,打仗身先士卒,身边又有众多能人良将相助,盘踞在魏郡的黑山军,根本挡不住曹操的兵锋。

曹操替袁绍解了后顾之忧,袁绍非常满意,吕布也表现出色,跟张燕几次交锋,打的张燕连吃败仗,已经很难对袁绍构成威胁。

曹操平定魏郡的黑山军,回到东郡后,眼珠子贼亮的盯着兖州,兖州的黄巾,规模多达上百万,把刘岱急的团团乱转,折磨的寝食难安,而在曹操眼里,这百万黄巾,则是难得的一场美味盛宴。

先后平定兖州和魏郡的黑山军,曹操收降了几万降兵,已经尝到了讨伐黄巾的甜头,想要扩张地盘,增强实力,对付黄巾,显然是最佳的捷径。

对曹操冒然进入东郡,对袁绍私自册封曹操为东郡太守,刘岱的心情非常复杂,既不满,又默许。

他知道曹操绝非池中之物,一旦做大,就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可是,黄巾肆虐,多如蝗虫,刘岱根本无力对


状态提示:第80章,刘备出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