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李世民这是拿孙享福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才派屈突诠过来敲打他的,如果是扯嘴皮功夫的话,政治能力并不强的屈突诠,是说不过孙享福的。
“我要问的话问完了,不过,作为臣子,同僚,我有一句话要劝您,您缺乏以陛下为主的人臣思想,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若是有一天陛下的政治主张,与您的主张不符,您可能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对抗,或者说改变陛下,这与王浩所做的事情,其实是一个性质,所以,您懂的。”
屈突诠的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孙享福那能不懂,这是来自他密卫系统对于孙享福的警告,今后,属于孙享福的钱财和势力,只怕都要受到密卫系统的严密监控了。
而且,屈突诠的担忧,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王浩从本质上来讲,和孙享福是有很大的相同之处的,他们都非常有能力,想让这个世界,变成自己想象的样子,只是主张观念截然相反而已。
但是他们却忘了,李世民才是大唐的皇帝,或者说,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他只接受这个这个天下,按照他自己的心意走下去,其它任何人,都只能帮助他完成他的想法,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想法,让他这个君主按照别人的想法来照做。
就比如现在,李世民内心里,就是想趁着自己年轻力壮,大唐兵精粮足,国内经济也向好的时机,建立更多的功业,真正的统一天下,这个天下,是天以下,所有的地方,而不是单指中原。
而孙享福,则是想要他停止武力对外扩张,稳固内部,以经济发展的非战争手段,慢慢的达成扩张的目的。
这就与李世民的想法有冲突了,而王浩,正是引爆这个冲突的点。
事实上,这个点,早该在东征的时候,就要爆发的,那个时候,孙享福其实就反对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以武力征服辽东。
不过,王浩已经将事情搞出来了,大唐只能捏着鼻子应对,其结果就是,东征之战,大唐虽然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前前后后,总共也战死了一万多人。
或许,在李世民看来,这个战损是非常低的,能够接受的,但孙享福却是认为,不值得,一万多个青壮士兵,那就是代表一万多个家庭,让他们继续繁衍下去,几代之后,可能是数十万人口,关键是,辽东本土死于此战的人数,高达二三十万,这些人,其实都可以算作是大唐的损失。
当时大唐其实并不差高句丽那点产出,如果能采用类似薛延陀的手段,那么,大家都不用死人,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融为一体了。
“我从未想过对陛下和国家不利,所以啊!您的这番话,算是白说了,我非常欢迎密卫对我名下所有的产业的监视,实话,我对自己名下产业的管控,基本都是做甩手掌柜,要不是你们帮我统计,我都不知道我名下有这么多产业,你们最好把我属下的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都查出来,我好肃清整理。”孙享福抖了抖屈突诠刚才递过来的册子笑道。
“这样最好了,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给您说了,陛下十分倚仗您的才华,也希望这个天下在未来,变的越来越好,所以,接下来,还是请您继续为大唐,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陛下交办的任务,我还有其它公务,这就告辞了。”
屈突诠说罢,就起身抱拳告辞往外走,孙享福则是起身相送道,“那之后,我不用再在府上等着您询问了吧!”
“这是当然,您的出入,一直都是自由的,对了,陛下午后要在望江楼举办宴会,召见番邦诸国代表,像您这样的国之重臣,应该会受邀参加。”
“那便多谢相告了,我会早做准备的。”
两人‘您’来‘您’去了好半天,其实都不是很自在,这是他们相互之间,既敬,且畏的一种表现。
就像李世民现在对享福的态度一样,既喜欢他的才能,又有些害怕他做大了之后,不可收拾,将来威胁国家。
要知道,很多时候,并不是他自己不想,就不会做的。比如他在跟太子李建成的争斗中,很多时候,就是被属下的人推着向前,越演越烈的。
因为他不走出去这一步,他的属下,就没有晋升的机会,甚至,还要受到生命的威胁。
这不是李世民的心胸不够宽广,或者是不信任孙享福的人品,而是担心孙享福累积财富和政治势力的速度太快了,最后他自己都会被人推着往前走。
只是短短几年的时间而已,他就从一介全无根基的草民,建立了一个在各方面能量不下于五姓七家的势力,长此以往下去,会是什么样子?
到时候聚拢在他麾下的人,会不会有更多的想法?
这些东西,没心没肺的孙享福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必须得考虑。
待得屈突诠出了门之后,孙享福也松了一口气,有了屈突诠这一出,就可以看出,李世民是想把王浩的事情翻篇了,至于他拐弯抹角的说的钱,和政治主张之类的事情,都只是一个切入口而已,李世民真要和孙享福讨论这方面的事情,就算不当面和他说,至少也该是派长孙无忌这样懂行的人来谈。
转身回屋的孙享福迎面就看到了一身居家装扮的虞秀儿,想来,她刚才饷嫣了许久了,“夫君,可是听进去了屈突统领的话?”
“听进去了,听进去了,只要秀儿你跟我说话,什么话,为夫都听的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