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346章纷乱的欧洲

排华!

欧战爆发时,英国人就首先动手,借助中英互相宣战之机,英国人就首先动手,在东、西马来半岛大肆驱逐华人,到战争结束时,总计有约五十万的华人被迫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土地。

而当时由于中苏德势大,荷兰人担心中国的“盟友”德国人借此发难,当时暂时没有动手,而后随着法国战役法国的迅速战败,看着德国铁骑在西欧汹涌肆虐的场面,又惊又惧的荷兰人也不敢在这个时间点惹事。

《阿姆斯特丹协定》签定后,随着美国和日本的势力也向东南亚渗透,东南亚的局势更加地复杂化。从前“罩着”荷兰的英国战后国力急剧下降,已不能再罩着荷兰。门口蹲着美、日两家一虎一狼,荷兰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仙人掌加纳总统执政美国期间,美国力量在向东南渗透的时候,美国方面就通过私下的秘密渠道,暗示鼓励荷兰人学英国人清洗当地的华侨势力。

而1941年英国达成秘议后,日本人也向荷兰人暗示他们的“反华”倾向,表示一旦荷兰清洗华人,日本方面会暗中支持。

而这两年里,林汉为了将来在东南亚建国,在新中国的支持下,东南亚华被组织起来,逐渐地拧成一团,也越来越让荷兰政府感到恐惧。

到1941年十二月时,荷兰人在取得了英、日、美三国的安全保证后,已决定在这个月份采取行动,全面清洗当地华人中的亲中国势力。

作死中的荷兰人,为了防“万无一失”,在行动前的两个月,甚至还派出特使访问德国,询问元首希特勒的意见看法。结果和日本暗中勾结的德国人,表面上表示出“善意”的没有“意见”,私下里却将这条情报同时泄露给了中国和日本。

利用当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然后英日两国打着“护侨”地名义进入荷属印度尼西亚。然后占而不走,强行接受荷兰人在这儿的地盘,这是英日两国暗中策划好的剧本。而荷兰人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地想制造排华事件。当真嗑睡还送人枕头,直喜得英日两家眉开眼笑。而在得到这个情报后,林汉也是用了“自己作死”来评价荷兰人。

在林汉看来,他等待许久的在东南亚建国的机会,已经到来了。而荷兰人想在东南亚排华的情报传到苏联后。苏联人也把这视为对外“输出革命”的大好时机,在情报上也暗中帮衬了一把。

不过在荷兰人行动之前,欧洲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十二月五日,德国政府发表声明,在当月十五日,和苏联海军在冰岛附近的北大西洋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声称,他将把冰岛西部的一个港口租借苏联,充当其在大西洋的海军军事基地。

这条消息一经发出,就震动了整个世界。几百年来。从沙俄时代起,俄罗斯人就千方百计地想取得一条能稳定进入大西洋的通道。历史上沙俄的不断西进,抢夺进入波罗的海的港口,就是为了这一战略目的。但波罗的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即使取得了这个进入大西洋的窗口,也用处不大。

至于北部的摩尔曼斯克港,虽然也可以穿过北冰洋进入大西洋,但这里长年冰封的环境,同样也不是个好港口。

但当德国人主动地将冰岛的一个港口租借给苏联人后,意义就不同了。

政治意义。体现出了苏德合流,大家穿一条裤子般的“友好”。

军事意义上,苏德两国的海军,借此绑在了一起。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要在这里展开军事行动,偷袭哪一方,都不能不考虑另一方的态度。对德国来说,军事上借着冰岛一个港口,成功地将苏联海军和德国海军绑在了一起。让英美想翻脸再度开战时,也不得不犹豫再三。而对苏联来说,他们获得了大西洋里的一重要的补给基地,苏联海军在大西洋里的话语权也随之大增。

基尔会谈后,在德国的鼓动支持下,斯大林野心勃勃的开始了自己大造舰计划。主力就是4艘苏联级和2艘咯琅施塔德级战列巡洋舰(注:这也是史实,非本人架空)。不过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通病就是,一旦最高脑袋发热,就很有可能不顾现实中本国的生产能力的差距,强行提出一些超过本国工业水平的设计标准来。

四艘苏联级战列舰,建造首舰时官方还算理智,使用的是三座三联装380毫米(十五英寸)主炮。该主炮第一座炮塔由德国帮助制造,余下的部分在德国转交相关设备后,由苏联自己制造。在建造过程中,在德国和意大利专家的帮助下,首舰苏联号战列舰最终于1941年九月下水服役,加入红海军。预定于十二月十五日在冰岛海域进行苏德军事演习,参加的苏联红海军的主力舰就是苏联号。

但余下的三艘苏联级战列舰,却由于斯大林脑洞大开地想要上马口径更大的406毫米(十六英寸)的舰炮,结果逼得设计人员不得不改图纸改设计,成本大增不说,施工进度更是严重拖后,到1941年时,其余三舰都只建好了一个舰身。至于炮塔和炮管的研究进入,也是严重滞后,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德国人。

1941年时,现在的德国和苏联正处于看似美好的蜜月期。对于苏联人愿意花大量的经费用于海军建设,汉娜非常清楚现在已进入后战列舰时代,就连德国在完成了卑斯麦级战列舰后,就再也不想建造新的战列舰了。看到斯大林愿意花大力气放在战列舰这种过时货的建造上,她


状态提示:第346章纷乱的欧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