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历史很辉煌,但也很短暂,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转瞬即逝。
要读懂秦朝的历史,其实只需读懂两个人,一个是缔造者始皇赢政,一个是颠覆者赵高。
关于赢政,历史记载得非常详尽,但对于后者,历史记载、描述不多,特别是其身世,一直是个谜,史料甚少记载,仅有《史记》蒙恬列传中提到:”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这是现今发现的关于赵高身世的唯一史料。这条史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前半部分“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说的是赵高是哪个地方的人。在《史记·田单列传》中也有与之相似的说法,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意思是说齐国名将田单身世,为齐国诸田(即齐国公族)。在《史记》《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当中,经常出现这样类似的词组,如:诸姬、诸窦、诸吕、诸赵……因此判断,《史记·蒙恬列传》中的“诸赵”的“赵”字是指姓氏无疑。赵国的国君姓赵氏,但是秦国的国君也同样姓赵氏,例如《史记·秦本纪》最后一段总结性的指出秦国王室的姓氏称谓:“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也就是说,赵高的祖先有可能是赵国人,也有可能是秦国人,究竟是哪国人,是平民还是贵族,因为没有更为确切的史料,所以无法准确地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到了赵高这一代,已是普通庶民无疑,因为史料后半部分提到“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上面四句话翻译成现代文是说,赵高有兄弟数人,都出生于“隐宫”,赵高的母亲受过刑罚,世世代代,低下卑贱。隐宫。什么是隐宫?《正义》中提到:“余刑见于市朝。宫刑,一百日隐于荫室养之乃可,故曰隐宫,下蚕室是。”由此可见,“隐宫”是“蚕室”之类的地方,为处宫刑以及宫刑者疗养康复之处。由此可见,赵高几兄弟是在赵高母亲服刑期间生下来的,赵高兄弟数人为何生于这种地方?据《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军爵律及法律问答解释,隐官为官府的手工作坊,收容赦免后身体有残缺的受刑者作工。意思即是说,赵高的母亲有罪“被刑僇”,身体有残缺,赦免后在“隐官”做工生活,赵高及其兄弟数人便是在这个地方出生的。在爵制等级身份的秦汉社会中,隐官是一种法律定义明确的身份,其身份与(减刑有期)刑徒的司寇同等,在没有爵位的什伍、公卒和庶人之下一等,其田宅名有量的限制为半顷半宅,相当于庶人等级的一半,允许单独立户。也就是说,隐官是介于庶人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相当于今天的刑满释放人员。因为母亲的身份为刑余隐官的原故,所以史称赵高世世卑贱。
有一点更奇怪的是,关于赵高的父亲,翻遍所有史料,都没有记载,他是个什么人?为什么赵高后来一不小心就成了史学专家?据《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之《内史杂》记载“非史子医殳(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上引《张家山·汉简》史律也说过,史之子学史。史是世袭,史之子才能作史学童入学室学习。要知道,赵高后来出仕,走的正是学史入仕的途径,由此可以推断,以史之子学史而论,他的父亲,当然也是史了。据此推测,赵高的父亲,应该是在隐官作下级文牍官吏,赵高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一流的法律家和书法家,能够学史步步高中,出人头地,应该跟父亲的言传身教有极大的关系。
赵高从小生活在最低层,但又沾有王族“赵”氏的高贵血统,野心满满的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在朝廷上干点大事儿。于是,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演艺,混迹于王宫,取得两任帝王的信任,差点夺权成功做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