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思博对姑姑与池齐光的事十分好奇,比如他们是什么时候看对眼的?
但他是晚辈,纵然抓耳挠腮,也只能将好奇藏在心底,不敢问纪伏寿。
就这样一路来到正房,见到了纪鸿卓和周氏。
当纪伏寿将事情说完,周氏又是心疼又是气,“怎么思博出息了,最后还得委屈他?”
克妻的名声又哪是好听的,周氏不想儿子遭受这种冤枉名声,可她一时之间又不能立刻就给儿子娶一个合心意的儿媳,只能自己兀自生闷气。
纪思博便揽着周氏的肩膀逗她,“那是因为您儿子太过耀眼了,年轻有为,这京城与我同龄的男儿都比不上我,是我看不上大长公主的女儿,我可不想娶个祖宗回来供着,还要娘跟着受委屈,等儿子以后娶了媳妇,让她好好孝顺娘亲。”
周氏被这番窝心话感动了,心头这口郁气才渐渐消去,“也对,是我儿瞧不上郡主,心疼我这个做娘亲的,就是委屈了你。”
纪思博笑嘻嘻的,一点都不曾为此烦扰,“阿娘,我不委屈,让我娶个祖宗回来对她俯首帖耳,我才真的委屈了呢。”
周氏因他这话,更是心疼他,与儿子娶骆婉清全家都要供着她,与委屈儿子几年,日后再谈婚论嫁,两相比较,周氏毫不犹豫的认同了纪伏寿的法子。
纪伏寿笑了笑,“这件事我会操办好,尽量不会让这件事弄得人尽皆知。”
等大长公主与骆婉清为了池嘉世与纪思博二人再次争吵时,纪伏寿已经布置好了一切。
大长公主不顾女儿的不满,打算执意等她及笄礼过后就让人给纪家透话锋,让纪家上门提亲。结果等骆婉清及笄礼成,大长公主正准备让人去纪家,便打听到纪思博克妻的名声,乃是二月前太清宫清和道长的批语。
骆婉清心中窃喜,饭都吃多了半碗,她才不要嫁给这种连吟诗作对都不会的大老粗呢,又开始说服大长公主,非要让她去试探英国公府的口风。
结果英国公府的口风没试探出来,反倒是让大长公主打探出英国公府给池齐光提亲了!
这下子大长公主重视起来,着人仔细打听。
当打听出英国公府给池齐光提亲的,正是纪家,且是纪思博的姑姑时,大长公主眉头皱得紧紧的。
“因纪大姑娘的八字极旺池家小儿,崔氏就想着娶她进门,替儿子冲喜?”大长公主听着打探来的消息,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大长公主不屑嗤笑,“中了我的蛊术,还想要冲喜活命?阎王要他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崔氏注定是白费心思了。”
若是池齐光一死,那么英国公府就会由池嘉世继承,纪思博是做不得她女婿了,想到女儿如此喜欢池嘉世,她心头一动。
虽然皇兄非常忌惮英国公,但如果女儿嫁给了池嘉世,成了英国公夫人,有女儿劝着,池嘉世也不敢跟皇室作对。
这般一想,大长公主又有些心动,只是这十几年来英国公府从不与大长公主府有来往,外头不少人都在猜测英国公府是不是与她有嫌隙,唯有她自己和身边亲近伺候的几个人才知道往事,崔氏十几年来都不与她来往,婉清想要嫁给池嘉世,崔氏必定是不肯应的。
大长公主一时陷入了难处,兀自开始琢磨起来。
而大长公主打探到的提亲一事,英国公府没有刻意宣扬,除了几家亲近之人外,除非是像大长公主那样打听的,才会知晓。
当时池齐光回家,将骆婉清心悦池嘉世的事说出来,吓得池嘉世一蹦三丈高,直嚷嚷着,“打死我也不要娶那种毒妇的女儿,我宁愿去做道士!”
崔氏此时反倒是冷静的,冷笑道,“她女儿想做我儿媳妇?我就是给阿世娶一个乡下小姑娘,也不稀罕她女儿。”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她点头,骆婉清永远都不要想着嫁进来。
池嘉世心中担忧极了,“她会不会去求圣上赐婚?”
英国公抿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就算她去求,在赐婚旨意下来之前,圣上也会先召为父进宫询问一番,成亲不是结仇,为父不同意,这赐婚就不是喜事,圣上还不会蠢到要与我撕破脸。”
池嘉世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而另一边,崔氏猛地站起身,冷声道:“不行,我这就回娘家,让大嫂去纪家提亲。”
未免夜长梦多,她一刻都等不下去了,省得大长公主注意到光儿,耽误了他娶亲。
崔氏风风火火的吩咐了马车,去了崔家,与崔夫人说好之后,回府之后又派人给纪家下了帖子,言明第二天上门拜访的事。
第二天早上,崔氏和崔夫人联袂而来,是纪伏寿亲自接待的她们,旁边还有纪鸿卓和周氏作陪。
见纪伏寿容貌秀美,身上自有一股威严的气势,接人待物不卑不亢,礼仪规矩非常周全,崔氏甭提心里多欢喜了。
崔夫人以为纪伏寿的八字能镇压邪祟,给池齐光冲喜,看她的眼神也十分满意。
纪鸿卓和周氏两人对崔氏二人上门非常不解,特别是崔氏和崔夫人将纪伏寿从头到尾夸了一遍,更是让两人很不安。
直到崔夫人满含笑意的旁敲侧击,“纪姑娘秀慧外中,里里外外家里都能搭一把手,实在是做冢妇的不二人选,我这次上门,是想替我外甥聘纪姑娘做妻子,不知纪姑娘和纪老爷意下如何?”
英国公府想聘阿寿做冢妇?可池大公子的身子不是......
手机阅读:http://m.88kshu.com/104001/
发表书评:http://www.88kshu.com/104001/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01章 提亲)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百柏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