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宋别>184 三流政客

“嗯?”

程洲突然觉得心跳加速了两拍,但很快就又恢复了正常。

这一整天他都感觉神清气爽,就像后世减肥成功之时那种最佳状态······可能,是昨晚睡眠质量比较好的缘故吧?

然而程洲不知道的是:在‘太昊’游戏里每死掉一个‘骰子’、其他‘骰子’都会感受到波动,潜意识里会感到压力有所减轻。

云南之夜,天上的星星看上去特别明朗清新。

程洲仰望星空,感觉好久没有重温二十一世纪的回忆了;他不由得想起那首宰相的名作: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程相公,程相公?”

“啊?哈。”程洲从对后世的思念中回过神来,看到出现在面前的‘古装’中年人杨牧,他的叹了一口气。

“程相公刚才似乎是在吟诗?”

杨牧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统御一方的枭雄,还是个油腻中年大叔,顺景的场面话张口就来。

“从行文句式来看,倒是像这里部民的山歌呢!端的是朗朗上口、韵味无穷,诗句里面蕴涵的吞吐天地的豪情壮志跃然欲出,程相公的胸襟格局、杨牧我万不及其一啊!”

——

“哈哈哈哈哈!”

杨牧可算是把程洲给逗乐了。

“多谢杨总管美言赞誉,我随口抒发几句而已,怕是上不了台面啊!”

“程相公过谦了。”

杨牧一脸严肃:“以我看,也就天朝上国赵太祖的诗句可与程相公的气概媲美!”

“嗯?”

程洲一脸茫然:赵匡胤的诗?他还写过诗呐,我可是一点也不知道诶······

在后世,人人都知道螨清酋长金弘历写了两万首诗(平均每天四首),却不知道螨清对大宋和大明的帝王丑化与涂抹之下,赵匡胤留下的文集都被禁毁、大明皇帝的诗集只剩下朱元璋的几首。还好有海外小中华日本、朝鲜、越南这些在,他们保留了很多珍贵史籍,才让螨清酋长的邪恶目的没有得逞;不过华夏文明还是有巨量的珍贵典籍、在螨清的倒行逆施之下完全绝迹了。

杨牧当然也打听过程洲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他年少‘厮混跤场、不通经史’的光辉事迹;平日亦是满口粗白俗语,不知道太祖赵匡胤的诗词也就不稀奇了。

“程相公勤于军国大事,没有闲情逸致去关注诗文也是正理。”

他们杨家掌控的威楚府,是处在‘茶马古道’的正中间的关键位置,比段氏、高家的地盘离中原都更近;杨牧作为重点培养的世家子弟,当然对中原文化如数家珍了。

“宋太祖最有名的一首当属‘咏日’了——‘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真真是大气魄的帝王诗啊!”

杨牧摇头晃脑的,兴致颇高。

“还有一首也是咏日的,亦是气象万千——

未离海底千山黑  ,才到中天万国明;

朗朗浩浩照长夜,  掩尽微微无数星。

滔滔宏愿因之起,  挺躯来济苍生灵;

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

杨牧完全进入状态了,不顾程洲喜不喜欢,他又连续吟诵了八首赵匡胤的诗词才罢。他使用的都还是宋代官话(接近粤语和客家话),抑扬顿挫的,非常有韵味有美感。程洲回忆了一下,用后世满大人国语的来读的话就不是那么押韵了。

其实在后世,赵匡胤的十多首诗词,在螨清官方文人的努力辛勤工作下只剩下‘一首半’了。

——

杨牧毫不掩饰对赵匡胤的崇拜和对其他宋朝皇帝的轻视:“大宋皇帝我只服太祖一人而已。”

“好个‘百战问鼎开太平’!想当年赵太祖在五代乱世中披荆斩棘、戎马半生,最终实现了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唉,你就看看我杨氏十几代人想一统云南都没法做到;就可想而知赵太祖当年的处境是何等艰难,非他这样的文武全才不可啊!”

杨牧真诚的握着程洲的手,向他表白心迹:“我杨牧不才,不敢与赵太祖相比。可是我真的很想结束云南此地‘军阀割据’、蛮荒落后的状态,这绝非是为了我个人的权势!我们杨氏祖上有好几代都因为起兵被砍头,我杨牧安安稳稳的挥霍享乐不好吗?守着这茶马古道坐收税费、守着攀山(后世叫攀枝花矿脉)金矿铜矿,就算是中原也没有几人敢说比我们杨家富足的了。”

他越说越激动。

“可是本地的三十七部族、六十九土司,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不遵守国法、不施仁义教化,对部民随意残害践踏!以前是真的看不到改变的机会,直到你程相公打破北方的政治平衡、直接导致西南三番国发生巨变;我杨牧决心已下,就算付出生命也要把握这次良机‘换新天、施仁政’!”

······

安静良久,程洲清了清嗓子:“我为杨总管你的理想而骄傲!”

“云南百姓会为有杨总管这样心怀部民疾苦的带头人自豪的,我全力支持你。”

——

人口基数决定人才储备能力,也决定了人才的产出比例。

人口数量过少,那出现顶尖人才的概率就非常低了。

像周边的这些小国,经常就依赖一些古老谚语和神话故事以借鉴,来指导军国大事······实在是因为他们没人才


状态提示:184 三流政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