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掌(老挝)古都‘琅勃拉邦’,安南占领军大营。 更新最快
虽然每天有兵卒专门挖沟排水,但军营里每个角落还是明显感受到湿漉漉的霉烂味道;特意铺就的条石行道也长了青苔,人畜落脚在上面也是歪歪斜斜、滑腻难行。可要是你敢离开这条人造道路行走,那你就可能随时陷入泥沼之中不能自拔了。
整个场面看着就是两个字:‘挣扎’,再精简成一个字就是:‘难’!
“李太尉,据军医官统计;我军伤患难治寿终者、至今日已达三千八百二十人,疫病横死者达两千五百人。还有一千多人伤病在床,诊治结果,唉!不容乐观。”
亲卫营指挥使黎有驹恭敬的禀报。
“黎将军你不必亲自去作这些琐碎的事情,让行军典书逞报就好。”
亲卫指挥使黎有驹属于中高级领导了,查证、汇报数据这点事确实有点大材小用。
“末将见太尉数日以来愁眉不展,未能为太尉分忧、我一直心中忏愧;我能多做一点就尽量多做一点,且如今军中很多职位都因为疫病缺人······”
黎有驹的这番话说出来,不仅无法宽慰老领导李公平,反而让他心头的压力更大了:我们的情况竟然这么严峻了、连日常行政都无法维持?
李公平自亲率大军攻占南掌(老挝)以来,三个月内、花白的头发和胡子就全白了,从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帅哥变成枯萎老叟。
“我军战死的将士总共才两千,伤病而死的却超过六千之多,还有一千人在等死!”
李公平李太尉心痛啊!
“我还是想得太简单了,千年以来咱们安南虽然占尽优势都没能征服南掌,其中必有缘由!这三个月我才看明白了,咱们安南所处的位置是一条南北方向的狭长沿海地带。在海风吹拂的情况下,气候和南掌这个近邻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两国隔着长山山脉这条天然分界线,翻过山到南掌这边,海风就被隔绝了。这边多山、多暴雨,潮湿无风;在这种闷热潮湿、十来天晒不到太阳的情况下,将士们受一点小伤都很难愈合,甚至发霉化脓。”
“异国气候的不同,导致我们安南人顶受不住本地的疫病,大伙儿就纷纷病倒丧失战斗力了。”
形势比人强,任你李太尉在越南历史上堪比韩信、孔明(越南史书评价),可安南的底子太薄了,折腾不起。
李公平心灰意冷。
“命令,驻扎在南掌各县的兵力向琅勃拉邦收缩;要绝对避免小队孤立行动,以防被南掌抵抗军偷袭各个击破。另外,黎将军你挑选十名聋哑的军士护送信使回升龙;今夜秘密出发,绝不可走漏风声!”
“得令。”
黎有驹明白:李太尉这是要放弃南掌了,他写信回都城给陛下(现在的国王是李仁宗,注意不是李宗仁)请示撤军的事,但在陛下批复之前是必须保密的。不然引起军心动摇闹出乱子可不得了!
——
安南这个称呼怎么来的呢?
这要追溯到大唐时期,大唐统制了西南广大地区;甚至派一个王玄策出马就把天竺(古印度)给荡平了,不过他们当时是出于分裂状态,同时向大唐俯首称臣的有十几个‘印度’邦国。
大唐在现今越南地区设置了‘安南都护府’,此后安南这个名字就延续了很久。
安南成了此地的固有地名,越南这个称呼还有等到螨清时代才出现,比大部分人想象的晚很多。
安南李朝这种称呼,相当于中国汉朝、唐朝、宋朝,只是越南古代的一个朝代。
李朝是以国王的姓氏为名,不像中原王朝一般是以开国君主的封地和爵位为国名。
蒲甘缅甸、东吁缅甸也是一样,‘缅甸’,是天朝上国给那一片区域定的地名;而蒲甘、东吁,是缅甸这块土地上建立的不同朝代。
像大理国历史上,也经历过杨氏大理、段氏大理、高氏大理、再到段氏大理。
安南李朝的创始人,是李世民第十四子曹王李明的的后代李公蕴。
李公蕴当时担任安南国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跟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前的职位几乎是一模一样。
两个开国君主的人生历程太相似了,属于是游戏版本的复刻。
李太祖李公蕴的上位过程,比赵匡胤还轻松。
他在越南历史上的地位也相当于他的祖先李世民,留下的功绩:包括兴建升龙城,行政正规化——分封中央军政诸臣职位、改组地方政治机构,发展佛教、实行科举制度,改革土地和税收制度,对外采取扩张政策等。
——
虽然李氏在国内用国号“大越”,然而实际上直到到李英宗时为止,中国赵宋朝廷一直封李朝的君主为“交趾郡王”。后来宋神宗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安南李朝才正式开始被称为“安南国”,而不仅仅是安南地区了。
直到阮氏安南的时期,国王阮福映上书螨清朝廷,请求准许更改安南国号为‘南越国’ 。
嘉庆皇帝倒是个明白人:南越国?这不跟咱天朝上国曾经有过的‘南越国’、‘南粤国’重名了吗?这个阮家小子他想干什么?还在打广东广西的主意呐?
他坚决不许,并赐名越南,从此延续了近千年的安南才变成了越南。
李朝前半段时期多次与宋朝、真腊(今柬埔寨)、占城(越南南部)发生战争,占领了大片领土。
差不多在一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