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二百五十八章:决定命运
,但可以再从杨氏里面挑选一个出来接替杨恭仁的位置...

贬谪杨恭仁很好找借口,但要是杀了他....要不要呢?

杀了杨恭仁,他会得到什么好处?

他记得萧瑀曾说过,刘姬现在就在杨恭仁的府里。既然刘文静当初是因为被自己的小妾告发谋反而被抄家灭族,为什么不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对付杨恭仁?

找到那个歌姬,并借她之口...

到时候,也不用抄家灭族,而只杀杨恭仁一人,那杨氏的姻亲也就没有借口集体反对他了。

只要杨恭仁倒了,杨牡丹最大的依仗也没有了,到那时再动武士彟,一切不水到渠成?

而且,杨恭仁倒了,原先依附于阿耶的那些关陇旧族就会看清形势。是乖乖向他表示诚意还是选择离开朝堂,没有第二个选择。

哈哈,真要感谢武士彟那下作的老匹夫啊~~~这么好的机会真是想找都不好找啊...

找什么借口对付武士彟呢?这老匹夫已经辞官了...

嗯...还是利用那歌姬吧...

不过...若在杨恭仁头上冠以谋反之罪,依照唐律还是要抄家灭族的。看来,得换一个罪名了...

算了,这事儿再找人商议一下再定。

想到这里,他说道:“你是想将武氏灭族了,还是只针对武老匹夫一家人?对了,听说你那里还有几个武氏子弟在求学...你打算怎么处理?”

武士彟有两个兄弟在朝中,不过官职都不重要,或贬或杀都可以。正好腾出位置来奖赏给他的心腹。

如果殷清风打算抄家灭族是最好的了,省得老匹夫之女将来与月丽争宠。要知道,她可比月丽小十岁呢。

等殷清风与月丽成亲了,月丽是要长住公主府的,而她却可以长守在殷清风的身边。如果她又像她母亲那般貌美,再加上年幼十岁,安知她不会借机谗言?

殷清风说道:“若是由叔叔来出手,无论叔叔怎么处理都可以。”

“哦?听你的意思,是想自己解决?”

李世民很好奇殷清风将采用什么手段去扳倒一个盘根错节的家族。

殷清风说道:“小侄以商起家,自然会选择用商的形式对付他。若是在三个月前,只要精心设个局,还怕他不入毂?只可惜,这次加盟会后他得了一千万贯,即使这局设得再好,也动不了他的筋骨。所以,还得求叔叔出面。”

原来是商贾的手段啊,这个他不懂也不感兴趣。

李世民刚想说话,殷清风又接着说道:“去武府的时候,席间问起他长女的年龄。小侄对比了一下,发现他长女出生的年辰与他和杨氏成亲的时间不符。他们成亲的五个月后他们的长女就出世了,也就是说,杨氏早在成亲前就胎珠暗结了。

不知...这一点能不能...”

李世民心中不以为然的摇摇头。

自从鲜卑人入主中原以来,就算是汉人之间除了依然保持同姓不婚的仪礼外,也会出现错辈结亲的现象,而男女之间那点儿人伦大防已经很少会有人在乎了,一切目的只为利益捆绑。

别说婚前不检点了,就是婚后很多不检点的行为也不少见。而且,只要不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多数人会选择视而不见。男人有无数个家妓、官妓甚至宫妓可以享受,谁还在意利益联姻的女子是否还守什么妇德?

所以,想揪住这一点做文章,属实很难服众。

他说道:“还是我来处理吧。”

殷清风想想也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只有唐朝在男女这件事上是最欧盆的,某些观念甚至超越了现代的程度。别说唐律里没这规定,就算是朱熹来了也只能干瞪眼儿。

可...武妹妹怎么办?

事情闹到现在这地步,一切源头还在武妹妹的身上。

原先他还不确定武妹妹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见过武士彟和杨牡丹某些阴暗面的行为,她在史书上留下的那些痕迹也就不奇怪了。

他在思考如何解决武妹妹的时候,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她收在自己的身边看着,不管武妹妹怎么折腾,他都有能力压制住。

接下来,他就开始分析武妹妹的性格。

他既不相信人性本善也不相信本恶,按照现代医学的逻辑去推理,婴儿在出生之后,不可能是一张白纸。母亲在怀孕期间一切的喜怒哀乐都会传达到婴儿的大脑神经里,从而形成他们最初的性格。

母亲每天在喜怒无常,婴儿未来的性格绝不会阳光到哪里去;母亲每天开开心心的,婴儿的未来也不会有自杀或自我毁灭的倾向...

接下来,就是从出生到第二次叛逆期这一个阶段了。

第二次叛逆期是指青春叛逆期,第一次叛逆期是指七岁八岁讨狗嫌这三年。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在第二叛逆期形成的,他在青春期所有的表现,都源于之前的十几年里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只有到了第二叛逆期才会受同学等社会的影响。

武妹妹是十一岁失去父亲,十二岁被撵出家门,这时,她性格的基础已经打下了。

如果比较她的性格和她父母的性格,其实很相像的:对男女之间的态度,对权利的欲念,对子女的教育等等,她的思维方式都与她父母的很接近甚至超越。

正是这个结论,他才想着要在武妹妹断乳之后将她从武府中接出去。

接出去的第一步,当然要和武士彟有交情才行。于是,就有了他第一次登门拜访。

当黑旋风意外的踢死了武元庆,武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八章:决定命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