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我的老婆是女首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白娘子传奇(第一更)

对于孩子而言,一年有两个假期是最开心的。

暑假,寒假!

而每年这两个假期的所演的电视剧,几乎是几十年都不变的,但是,孩子们却乐此不疲的一次次反复观看。

《西游记》、《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等等。

只要音乐响起,大家就知道假期将至了。

陈安歌到现在都记得,很小的时候,因为大年初一早上要跟着大人去上坟,但偏偏大清早的有《西游记》的电视剧正在播出,那个纠结啊,甚至装病不想上山去上坟,被识破之后就开始在院子里面滚来滚去的撒欢子,可想而知这类电视剧对于孩子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新白娘子传奇》是陈安歌很早就想好的了,毕竟主演早就已经物色好了。

如今也正是时候了,毕竟五十集的大长篇呢,这部戏拍摄估计得大半年,到时候两小孩别说走了,估计都能小跑了吧。

黄梅调陈安歌一直很喜欢,尤其是几个代表《天仙配》、《女驸马》,这类戏剧大都是从很早之前就流传下来的,但真正定型其实是近代。

就拿《女驸马》这个故事,在陈安歌没有给宋芍药之前,其实有好几个本子其中都参杂着这个故事。

还有《天仙配》也是如此,故事和上辈子都不太一样。

宋芍药一角东方不败成为经典,她现在东方不败的名气简直比她江北黄梅调传承人的身份都要出名。

毕竟黄梅调基本上只是在江北汉江安亭一带流传。

要知道,整个大华大大小小的戏种多不胜数,大都只是在小地方流传。

这是因为很多地方戏剧都是用地方语言唱出来的。

比如姑苏评弹、建福歌仔戏种种。

历史很悠久了,几乎是伴随着各地发展慢慢进化的。而且每个地方的戏剧大都是符合本地的习惯。

比如苏州评弹就和长安秦腔有很大的区别。

这是人文文化和地域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毕竟不管是哪一类的戏剧,那可都是经过底层劳动人民的筛选的。

而一种戏剧,想要广泛流传,那就必须得让所有人都听懂。

犹记得侯宝林大师有那么一段叫做《戏剧与方言》的相声,很有意思,说的就是地方方言和地方文化。

文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是一个地方的代表,但方言也是一个地方的代表。

同样的意思,地域不同,说出来的话可能就不同。

但语言就是需要让听的人明白,这也是为什么普通话需要流传的原因。

但偏偏如果地方戏用普通话唱的话,韵味就消失了。

你能想象长安秦腔用普通话唱吗?

当然,落后注定是要被遗忘的,哪怕是这类艺术需要地方方言,也绝对不能守旧。

就比如如今的黄梅调。

几十年前的黄梅调是完完全全的安亭本地口音,但宋芍药却一直在改编努力。

虽说不至于字正腔圆,但至少更多的人听懂了。

要知道,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南方很多地带,更是一县一方言,村村话不同。

而每一种文化刚开始流传出来,肯定都是小范围流传,不可能突然之间在一个县或者一个州火热起来吧。

就比如黄梅调的发源地黄梅县,当年肯定是先从某个小地方开始流传,最终慢慢扩散至整个江北。

但整个江北的方言何其多,为何能够流传开?

还不是每到一地都会融入本地文化。

说白了,古人都能够顺应潮流,为何今人非要守旧不改?

都在说传统文化的消失,可你不顺应潮流,消失了怪谁呢?

安亭看起来比以往要繁华。

毕竟陈安歌第一次来安亭还是五年前。

如今的安亭已经大变了模样,但是那个剧院却依旧是老样子,只是人却多了不少。

“陈先生来了,快请进!”

水榭屋,涓涓看到陈安歌来了,连忙把人请了进来。

“你怎么有时间过来?孩子还好吧!”

“挺好的,两颗小幼苗儿正在茁壮成长!”

陈安歌满面春风过,接过涓涓的茶,说了声谢谢,随即道明了来意。

宋芍药微微皱眉:“带人去西北?”

“这边你可以暂时放下了,我过来之前去剧院看了下,正常运行,你可以退下来了!”

宋芍药看着陈安歌:“那我总不能因为一部《白蛇传》就放弃我的理想吧!”

“绝对不会,这边的剧院你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过你该给年轻人机会了!”

宋芍药眉头一皱:“你说我老了?”

陈安歌张了张嘴,看着宋芍药那黑下来的脸,干咳一声:“没有,正是年华正茂,怎么可能老呢,不过我只是觉得你应该上更大的舞台了!”

“大荧幕?”

“不止,你应该知道我在凉城南部建造了非常大的影视基地吧!”

宋芍药点点头,这她自然知道,事实上影视圈里面的人应该都知道。

如今凉城的这个影视基地应该是全国之最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地方还在扩建。

谁也不知道陈安歌到底是怎么想的。

“那个地方说起来,不单单是个影视基地,可以说我打造了一个穿越古城!”

“穿越古城?”

“没错,古城差不多有原凉城三分之一大!”

嘶!

宋芍药倒吸一口冷气。

“你觉得莲花影视赚钱不?”

“肯定赚钱啊!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白娘子传奇(第一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