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没带系统的文娱大佬>78,一节历史课
高而临,呼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而后数战,皆身先士卒,披甲在前,几经辗转,他反清复明成功,恢复了大明江山,杀得十万鞑子望风而逃,明朝得以保存。

战场枭雄,治国能手,一身fēng_liú,他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治家不太优秀,本人又是fēng_liú人物,更兼主张家庭和睦。

换句话说就是舍不得杀儿子,对每个儿子都很好,对每个老婆都说是真爱,他一生23子,自认为颐养天年,怡然自乐,把儿子们分配到各行各业,井然有序。

不想,他的儿子在老爹面前和睦的不像话,出了门口就是另一副嘴脸。

朱太昌死前大家心照不宣,他们这个爹就爱“和睦”那一套。等他死后,儿子中揭竿起义者17人,中央仅仅有6王拱卫,天下因此大乱,诸侯割据,战乱四起,民生不复,直至逃亡战斗毛国的满清杀回,众人已经无力回天,大好江山拱手相送。

不过,朱太昌还是改变了一些历史的,这个人最nb的两件事,一是延续明朝国运百年,二是灭掉了倭国,让华夏国的版图扩大了不少,有三省悬在海外,台湾,扶桑,关岛,皆有驻军。

关于倭国屠戮,华夏国史书称“宣武大屠杀”——史上最惨,灭国杀人,屠戮一族,无论男女老幼,一人不留。

儒家后人言——有伤其德,遂号宣武,位次之,这就是为什么明朝皇帝中宣武朱太昌位列第二的原因,不然以他扶大厦于将倾的功绩,很可能会位列开国和朱元璋同位。

方老头敲着黑板,讲着重点,他道:“一直以来,我国民间私下都有怀疑,朱太昌是不是穿越者,史学界甚至因此也讨论过。”

这里有众多疑点,也是“宣武改革”的重点内容,大家边看边记,考试都是会出的,重点,重点,重点,说三遍,这些是重点。”

说着,他开始写板书。


状态提示:78,一节历史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