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喜都市区就是今天地铁三号线圈着那片儿,到伊通河为止,火车站以北也有,但面积不大,是军事区。
因为当时废帝只是一个挂名的执政,所以并没受到重视,就安置在了今天的伪皇宫那地方。
32年开始,关东军把司令部从奉天迁到喜都,开始在喜都大兴土木,在当时的市区中心修建了大同路,建大同广场,就是今天的人民路和人民广场。
日本人在广场中心埋设了水准原点石标,以这里为满州国的最中心。
石标后来被毛子挖了,就是现在飞机碑的位置。45年毛子占领这里,改大同广场为斯大林广场,立飞机碑,其实那会儿毛子就是想强占东北全境的。
33年,国联通过决议,不承认满州国,发布公告: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其实是毛子的功劳,他想要呢。
34年,关东军发现民主管理政权在这边不太适用,就立废帝为皇帝,改国号为满州帝国,年号康德。
同年开始计划在今天御花园的位置修建皇宫,并从喜都开始向全东北发起进攻。
这是事实上从1904年后的第二次发生在东北大地上的日俄战争,只不过毛俄不在了,关东军的对手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俄。
同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杨静雨任军长兼政委。
35年,关东军占领冰城,把毛子赶出了东北,在关东军的逼迫下,毛子瘘了,以一亿七千万日元的价格把满铁全线卖给了日本跑了。
在35年之前,东北铁路以及铁路延线一直是在毛子手里的,日本只是占领了大联和旅顺。
36年,日本开始由本土和朝鲜往东北移民。当时叫百万户移民大计划,计划移民一百万户五百万人口,但最终也未能实现,到45年投降,共移民六十万户近三百万人。
同年,发布《满州五年产业计划大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这个东西就是这么来的。
从32年开始,日本人开始按规划修建喜都城,以大同广场为中心修建厅舍,也就是部局办公楼,第一厅舍是国都建设局,这栋喜都历史上的第一栋现代办公建筑45年让毛子炸了,48年重建,结果在90年代又被拆除了。
它的样式和现在上海浦发那栋楼一样,不过中间塔楼要高些,有六层,在儿童公园西北角那个位置。
第二厅舍就是今天的市局,伪满首都警察厅。
长话短说,那会儿关东军在喜都一共集中建了十四栋厅舍,一厅国都建设局,二厅首都警察厅,今喜都公安局。三厅财政(经济)部,现上海浦发银行。
第四厅是民生部,今石油化工研究院,五厅为国务院,现白求恩大学基础医学部。六厅司法部,现吉大白求恩医学部。第七厅吉黑榷运局,是十四厅舍中最小的一个,已经拆除,就是现在吉北财政厅的位置。
八厅交通部,今吉大公共卫生学院。第九厅是治安部,后改为军事部,现白求恩第一医院一号楼。第十厅经济部,现吉大中日联谊医院二部。
十一厅产业部,40年改为兴农部,今东北师范附属中学,现在这栋楼是90年代依原样重建的。第十二厅兴安总局,后改为蒙政部,94年拆除建了联通大厦。
十三厅开拓总局,今吉北省吉剧团驻地。十四厅祭礼府,这栋建筑最神秘,刚启用就战败了,拆除时间谁拆的都没有任何消息,原址在今吉大新民校区内。
十四栋建筑从人民广场排到自由大路这边,一直到南湖公园顶端,然后围绕着这十四座主建筑开始了整个城市的建设和绿化。那会儿之前喜都还是光秃秃的一大片荒地。
现省委用楼是原关东军司令部,松苑宾馆是关东军长官官邸。省政府用的是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在关东军司令部南面是日本在东北修建的最大的寺院,东本愿寺,在喜都第一实验小学边上,围着东本愿寺是当时的会馆区,最出名的是日满军人会馆,已经没了,就是现在小学的位置。
当时还有一个比较出名影响比较大的是国防妇人会,会馆就是现在胜利公园东南角的方舟美术馆。妇人会就是发动当时的妇女参加社会活动。
在那个时候女人的地位比较低,很难得参加什么活动,于是响应者云集,力量相当大,像筹款,慰军,生产战需品,由其是植树,喜都的遍地绿荫有她们一大半的功劳。
伪中央银行就是现在的人行,是整个喜都当时花钱最多的楼,六百万元,应该也是喜都最坚固的楼了。伪外交部现在变成了总部厨房。
太多了,不是主要的建筑就不一一说了,反正现在大部分行局使用的旧楼原功能也差不多,像邮电局用的就是伪满电话通信大楼。联通总部用的是放送局的旧楼。纪委用的是监察部大楼等等。
说实话,在建筑方面日本人照毛子差了不少,都是又大又矮的,也不是那么壮观,造价却相当高,像吉大档案馆那栋,当时花了一百八十万。
不过小日本的建筑有个最大的特点,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结实。
现在整个喜都城区,至少有一半,或者更多,都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建筑,大部分变成了民宅。从空中俯瞰整个市区,以花园广场为分界点,以道路相连接,整个城市被分成一块一块的菱形区域,各区域内的建筑都不尽相同。
从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大六角星祭坛式布局开始,每一片日本楼都有着其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