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往前一推,随随便便又是两个月过去,初夏的热浪一波又一波的拍打在人身上,还没走几步路就弄的身后一层臭汗。
要说现在大臣们的心情啊,也想天上的太阳一样,火辣辣的。太子之位已经空悬好几个月了,就算陛下心中有气,此刻也因该散的差不多了吧?是时候该选立太子了,可陛下那儿偏偏迟迟没有动静,这可把他们急的团团转。
要知道,虽然陛下看上去身体不错,可实际上也不年轻了,今年年初的时候陛下刚过了四十五岁生日,在这个人均年龄只有四五十的年代,李世民已经算是“老年人”了。因此选立储君也变得尤为重要,你说万一哪一天陛下龙体有恙,可是朝堂上连个监朝的人都没有,那该怎么办呢?这么大的国家,总不能后继无人吧?
因此朝堂上,不少大臣也有意无意的提醒陛下,该“选立太子”了,李世民似乎也察觉到了大臣们急切的心思,知道再这么拖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太子之位早晚要定,自己的儿子就这么几个,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次日李世民召见长孙无忌,李勣单独进宫议事,稍微有点嗅觉的人都能闻得出来,事情恐怕不那么简单。
但从这两人的职位来看,就能看出一二。军中李勣,李靖二人战功显赫,分别被誉为战神,军神。现在李靖隐退居于家中不理朝政,因此李勣可以算得上是大唐武将中的权威代表。
长孙无忌自然不用多说,既是文官之首,又是李世民的头号心腹,两人臭味相投,互为彼此肚子里的蛔虫,如果两人不是有一层小舅子的关系,恐怕会爬上一座名叫断背山的山,从此天长地久……咳咳,扯远了。
总之李世民单独召见这二人足以说明一些不寻常,消息灵通的大臣都纷纷猜测陛下是不是要选定太子了?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为啥单独召见他们两个呢?
陈飞本想趁着这个机会去找李治好好谈谈人生理想,可是到了宫门口却被宦官告知李治中午就被陛下召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我擦嘞!不会这么巧合吧?陈飞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于是他赶忙问宦官,宫中可还有其他皇子被陛下召见。
宦官摇摇头,说只有晋王殿下一人被陛下召去了,快一个时辰了还没出来。
我擦!果然如此!看样子李治继承太子之位没跑了!陈飞咽下一口口水,心中大呼牛逼。天天盼夜夜盼,没想到这一天就这么忽然到来了!
召集朝中数一数二的文武大臣,又单独留下李治,这摆明了是要确立太子之位啊!他大爷的,看来李世民心中早就有了主意,认定了让李治继承太子之位,否则也不会只叫上长孙无忌和李勣二人。
想到这里,陈飞轻松的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皇宫。
“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没理由不帮他。而李勣…呵呵,上次也让程伯伯厚着脸皮去做过思想工作了,这么看来因该稳了!嘿!我上次让程伯伯去联络一些武将没想到还真的有用,嘿嘿!”陈飞一边走,一边傻笑,也没管路过的人怪异的眼光。
果然,第二天早朝,李世民就宣布立李治为太子,七天以后行加冠典礼。消息犹如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把还没睡醒打瞌睡的大臣们炸得晕乎乎的。
左等右等了几个月,太子……就这么定了?而且你也定的太突然了吧?虽然李治确实是太子第一人选,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和我们商量一下,就这么定下来也太不讲究了吧?大臣们纷纷在心里吐槽,不过面子上还是表现出高兴的样子,祝贺李世民选立太子,随后将目光都放在了李治身上。
有高兴的,也有不甘的。
李治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年龄还没有陈飞大,今年不过才十五岁,如此年龄继承太子之位,心性不稳,日后向李承乾一样犯错了怎么办?
其实这些大臣会有这种想法不过是暗中投靠了李恪,哪知道李世民不带商量的就选立李治为太子,一点机会都没留给他们,这把他们气的,差点当场晕过去。
所以说最看不懂的就是政治,你永远不明白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背地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比如你上去了,就有许多人嫉妒,想着法儿怎么把你拖下水。
早朝上并没有人对李治继承太子之位提出任何意见,但是旁晚时分,李世民的桌案上已经堆积了不下十本奏折,这几本奏折全是细数李治的劣迹,苦口婆心的劝说李世民江山社稷为大,不可轻易将江山交到一个年轻的孩子身上,太子之位最好还是选择一个成熟稳重的皇子继承,比如李恪……
李世民阅读这些奏本的时候,陈飞刚好也在场。本来李世民是想找陈飞好好谈谈心,因为他知道李治与陈飞私下里关系很好,且陈飞年少有为,将来必是朝中肱骨之臣,他希望今后陈飞能多多协助李治,治理朝政。
同时他又担心陈飞居功自傲,欺负李治年龄小,今后在朝堂上一人独大,把持朝政,无人治的了他,因此这次谈话也有警告的意思,告诫他不要越界,君君臣臣,恪守本分。
那知道两人还没来得及谈话,宦官送上了一叠奏本,李世民看了几眼就彻底没了心情。
刚选立了太子,这些人就蹦跶出来捣乱,就好比你刚买了一个包,旁边就有人吐槽这个包很老土很丑,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比活吞了一只苍蝇还恶心!
李世民看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