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将血>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洛阳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将血》更多支持!

洛阳,中原大地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与古都长安相比,也是饱经战火离乱,却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沧桑古老的味道,文明在这里绽放毁灭,循环不休,从未断绝。

不过现在,洛阳在大秦治下,还只能算是一个军事重镇,承担不起其他的作用。

这里大军环绕,军营密布,让这座古城显得庄重而又肃杀。

大秦成武七年四月,晋国公,冠军大将军,枢密副使,河洛巡访使赵石一行,终于到达洛阳。

以大将军张培贤,河洛布政使韩聪为首的河洛文武,迎于十里之外。

两位大将军相见,按照朝廷礼仪,做足了样子,两位大将军在众人簇拥之下,这才回转洛阳。

河洛布政使韩聪,出身资历官职都是不凡,但与这两位大秦上将相比,却要差上不止一层了。

而河洛作为征伐后周的,与河东,河中,西北等边地一样,武臣为主,文臣为辅,在这里,大将军张培贤的一句话,要比布政使衙门的文书还要好使的多。

一行人声势不小,但层次分明,没有半点混乱。

军兵护卫于外,核心处便是两位大将军的仪仗,河洛文武随行于后。河洛布政使韩聪虽与两位大将军同行,却落后一些,看上去更像陪客。

实际上,河洛布政使韩聪已经卸任,只等过上几日,彭为年到了河洛,两人交接之后,韩聪就可以启程回京述职了。

对于两位两个大将军要说什么。要做什么,有着怎样的心思,韩聪都不会太过关心,他人虽然还在河洛,但他的注意力,却已经去到了长安户部任上。

不说韩聪如何,只说赵石。张培贤两人。

两个人也算是老熟人了。同为大秦上将,恩怨也很难说的清楚。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景兴年间魏王李玄道率军东出,那会儿赵石是鹰扬将军,张培贤官职已贵为潼关指挥副使,两人在军中无论威望还是官职兵权,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

到秦军第二次东征,两人都有了变化,赵石因灭蜀之功。已然顺利的迈过了大将军的那道门槛,张培贤呢,也更进了一步,稳稳压在赵石头上,掌握了数十万大军的兵权。

那会儿两人也都算得上是春风得意,因新老之间隐隐的排斥作祟,赵石差不多算是被逼着去了河中,张培贤则率军征战河洛。

之后赵石一发不可收拾,率部横扫河中。无人敢试其锋芒,最终。更是不顾朝廷之意,与金人战于太原。终是受了挫折。

张培贤这边儿也不好过,和后周名将孟珙纠缠,铩羽而归,用江善之计,退后了潼关,第二年,后周临阵换将,一杯毒酒毒死了孟珙,张培贤率军大进,这才破了洛阳。

说起来,那会儿两人算是较着劲儿呢,两人攻伐不利,也有不能同心协力的缘由在里面,很多人都能看的出来,只是朝野内外,谁都不敢明说罢了。

在这个时候,两人的差距就显出来了,赵石根基不稳,行事也偏于急躁了些,虽一直带着一顶皇帝近臣的帽子,但远不如张培贤得景兴皇帝信重。

所以,两个大将军回京,虽都有战功在身,待遇却完全不同。

赵石遭景帝疑忌,张培贤却被倚为柱石。

之后形势急转直下,最终酿成了长安之变,张培贤名声好,威望高不假,但却没赵石果决,论起心狠手辣来和胆子来,也差的更远。

长安之变,张大将军差点成了赵大将军的阶下囚,景帝驾崩,新皇登基。

大将军王佩掉了脑袋,身死族灭,显赫百余年的长安王氏轰然倒地,长安在刀枪之下,瑟瑟发抖。

一场妥协下来,张大将军劫后余生,快马加鞭跑回了河洛,赵大将军一跃而起,成了大秦军权最盛的一位。

这会儿,张大将军也算是颓势难挽,只能乖乖呆在河洛,老老实实经营自家的地盘了。。。。。。。。

而到了现在,他更是比不了了,太原,大同,草原诸部,西夏,吐蕃,女真人,契丹人,乃蛮人,鞑靼人,蒙古人,党项羌人,吐蕃人,在赵大将军兵锋之下,尽皆俯首。

此等功业之下,霍骠骑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实不用看其他,只看这些年大将军赵石南征北战,却能同时牢牢按死了河洛兵马在这里,一点不得动弹就知道,张大将军啊,还是不用较劲儿了吧。。。。。。。。。

而张大将军也早没了跟这个年轻人较劲的心思,但要说人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总算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但一场战事下来,整个河南,尽都成了战场。

河洛兵马未遭什么重创,但却闹的河南烽火遍地,战事停歇之后,秦军上下,却是焦头烂额,与战败无异。

这个笑话闹的有些大了,张大将军一声征战无数,从没有像这一刻般懊丧。

张大将军头一次算是真正低头,修书去了长安,请赵石转圜。

而他确实也欠了赵石一个人情,朝堂上的消息也瞒不住他,因河南战事一事,着实起了不少纷争。

最后,确实是赵石力保之下,河南上下才算没有受到朝廷重处,不然的话,他张培贤不定就要戴罪回京,哪里还能如现在般,依旧主持河洛军务?

不过人情是人情,就像算起来,河洛上


状态提示: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洛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