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四百二十九章 秘密行军(下)

种师道当天晚上就被装上囚车押往了大宋,这对种师道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对大宋帝国来说确实一件幸事,对大夏帝国和李谅祚来说也是不幸的;在这个封建落后的时代,一个人甚至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每当动乱的时代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而种师道就是这种人。

种师道被押往了汴梁,宋军依旧在王安石的部署在层层推进,就军事和战略角度而言,王安石的战略计划并不是完全错的,这对于大宋王朝来说是对付大夏帝国最好的战略方案,这是大宋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只要大宋能够将这个战略执行下去,帮个月之后大夏帝国就要崩溃了。

再说李谅祚率领楚王李孝仁等人,由于人少在加上每人都配备了五匹优良的战马,所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骑士,李谅祚率领的这支小部队,完全可以做到在战马上完成换成,在颠簸的马背上进食睡觉,这样的高难度的高速行军,就算是在夏军精锐当中也不是所有的人能够做到的,要想做到这些,不但要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还要有丰富的行军经验。

依靠着这些李谅祚率军一夜行军八百余里,在第二天上午终于抵达了兰州,现如今对于李谅祚来说时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没耽搁一天,大夏帝国距离崩溃就更近一天,李谅祚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要在大夏帝国崩溃之前击败宋军,而且还要从大宋帝国夺得足够多的粮草运往大夏帝国境内,已解决国内已经发生的饥荒,自从李谅祚从西域回来,看到的景象与离开之时已经反转了一百八十度,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都是一片凋零,这就是如今大夏帝国的真是现象,用一个成语表达就是外强中干。

“打开城门、打开城门……”

“吱呀!吱呀……”兰州城的北门缓缓打开了。

入城之后,李谅祚在马上对李延宗说道:“皇兄,你阻止城内的河湟军,朕从西门出城与御林军团的主力大军汇合,两军同时出击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驻扎在兰州东面的数万宋军。”

“微臣领命,请陛下放心。”

“我们走……”

李谅祚没有在兰州城内做任何停留直接穿城而过,来到了李钺率领的二十万御林军团的驻地,这是一个小山谷为了防止被宋军发现,自从大军来到这里之后就一直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这段时间宋军根本就没有吃到过任何的一点热食,这二十万大军是分两批抵达的,第一批是由李钺率领的十五万大军,第二批是由保护李谅祚的五万大军,在西凉府(凉州)才与李谅祚兵分两路来到这里。

“打开营门、打开营门……”小卓子率先而行大声喊道。

骑马入营后李谅祚下达军令道:“传令擂鼓聚兵。”

“咚、咚、咚……”

伴随着战鼓声,二十万夏军精锐的将士开始向校场集结,夏军有严格的军令三鼓之后,如果没有到达校场的话全队处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纪律,夏军才能成为一支真正的铁军精锐,虽然军令规定三鼓集结完毕即可,但是在第二鼓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二十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了。

“儿臣李钺率领二十万御林军团将士,拜见父皇,儿臣已完成军务,特向父皇交还兵符。”李钺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枚虎符,单膝跪在地上捧着给李谅祚。

李谅祚接过虎符交给小卓子,让其放在了一个可有龙纹的木匣子内,这是专门存放虎符的木匣子,换句话说,谁要是得到了这个木匣子就等于掌握了大夏帝国所有军队的一半指挥权,虎符加上皇帝的调兵圣旨,才可以获得调动大军的权利;不过李谅祚是个例外,因为李谅祚是这支军队的组建者,李谅祚是唯一一个不需要任何手续就能够调动军队的人。

“李钺听命,朕封你为先锋大将,即可统帅三万大军为朕先锋东征大宋,朕给你们每人配五匹战马,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后续大军开辟道路。”李谅祚当着全军的面下达军令道。

“儿臣领命,谢父皇。”

“来人,给朕换上白衣白甲。”李谅祚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换上了和所有人一样的白衣白甲,然后对全军继续说道:“此战为复仇之战,朕要带领你们进攻大宋马踏中原,宋帝无耻背信弃义攻我大夏,我大夏子民惨死在宋军刀剑之下的何止数十万,这其中有你们的兄弟姐妹、有你们的父母妻儿,今天朕要带你们去复仇,也让他们尝尝国破家亡的滋味……”

“复仇、复仇、复仇……”二十万大军发出震天的怒吼。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整,夏军早已经恢复了战斗力,在李谅祚的激励下全军同仇敌忾,士气飙升战斗力自然飙涨;李谅祚忍者肩膀上传来的剧痛,骑上战马宝剑一挥下达军令道:“全军出征……”

夏军的行动速度非常快,不到一个时辰就将堵在兰州城外的数万宋军全部歼灭了,在李谅祚率领的御林军团和楚王李孝仁率领的两万河湟军汇合后,夏军组成一股洪流,以李钺率领的三万大军为前锋向东南行军直插大宋的关中腹地;当然从兰州要想进入关中可是路途遥远,而且一路上还要越过陇山这道天险。

另一边李秉常率领三万大军,从兴庆府出发一路向东狂奔,穿越了毛乌素沙漠进入到大宋境内,在这个时期大军渡过沙漠是十分危险的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完全的准备的话,大军很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九章 秘密行军(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