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明鹿鼎记>【0660 小韦探花】
十个人里面不见得能出一个读书识字的人!

情况惨一点的朝代,如元朝,文盲率超过千分之九百九!

古代社会里,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辈子几乎不可能离开本县,更不用说出省了。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大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周围的几个村,认识的最牛的权贵也不过就是十里八乡的大地主,能认识几百个字的人已经算是相当有文化的人了,对于他们来说,本县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所以过去讲农民们想象皇帝用着金锄头,绝不是一个笑话。

普通人放在古代,大概率处于这个阶级。

理解了这个,就能理解科举中的功名是什么概念了。

科举中的功名,从来就不是一个学历的概念,用科举来比高考,是十分滑稽的。

古代能够读书的人,基本都是家里有点底子的。贫农家庭让孩子读书的可能性极低,像孔乙己那种穷书生其实属于极少数。

而普通的读书人,要去县里考取“童生”,考中了才有继续考试的资格。

“童生”就已经不好考了,五六十岁考不上童生的人大有人在,而童生里面最高的一等叫秀才,所以考取秀才难度是很大的。

有清一代,童生总数约为200~300万,秀才为46万人,清朝的人口为一亿到四亿,在两百多年间,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帝国总共就产生了不到五十万秀才。

能考上秀才,就意味着已经被统治阶级接纳为预备队了。

秀才拥有诸多的特权,见着官不下跪,受审不用刑,不用服徭役等等。

在古代社会里,能够当上秀才就已经在地方上是个人物了,因为在身份上他们已经与普通的“民”有了本质性差别。

而当上举人,就更加牛的不行了。

举人是通过乡试考出来的,是在省里考出来的。

对于古人来说,能够离开本县去省城一趟,已经是可以吹一辈子牛的事情了。而秀才是有资格见这个世面的。

能考上举人,省里会直接派人来通知,那才真是爆炸性的消息。一般来讲,偏远地区,一个县能产生一个举人,已经算是教化有方了,是可以算做地方官的政绩的。

韦宝所在的辽西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出过举人!

整个清朝两百六十年,总共产生了十五万名举人,平均一年不到六百个。当上了举人,就已经正式踏入了“官”的行列。虽然官不大,也就是个七品八品的官职,等于副县长一类,但是对于古代百姓来说,已经属于“大老爷”行列的人物了。

在古代社会里,“官”与“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是不可跨过的绝对鸿沟。

县太爷在普通百姓中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古人讲“灭门知府,破家县令”,无论是百姓还是地方乡绅,县太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绝对的权威。而举人能够轻易当上副县长(县丞),自然也属于“大老爷”的行列,地方乡绅唯恐巴结不上。

范进中举,本来就是一个乡村教师,谁见谁欺负,一朝中举,本县最大的土豪亲自来拜见,又是送银子又是称兄道弟,这一切的变化仅仅在通知书送到的几个小时内发生。

到了进士这个层次,基本跟老百姓已经关系不大了。

一般民间故事的小说,出场人物很少有进士,举人就已经是百姓有可能接触到的最高等级的人物了。

至于进士,那基本属于传说。

进士有多难考?

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大概产生三百人左右的进士。

后世全国在任的高官干部大概三千人。

而到了韦宝那种一甲、二甲的进士,只要不是老的动不了,有个十年官场经历,不得罪什么大人物,基本上都有升迁到高官的机会。

进士和举人虽然只差一等,但差距相当大。

进士的起点是举人的终点,进士上榜之后,最惨的待遇就是发配地方当县令,而举人如果退休的时候能够当上县令的话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一个进士就算再没用,再无能,运气再差,一辈子不进中央,最次也能在地方上混个五品知府退休,相当于市高官。

而大部分的进士,十几年几十年官当下来,混个布政使(高官)平平常常。

如果进了中央的话,一辈子进士下来,混个三朝元老退休,追封个三公三孤或者太子太师少傅都很平常。

在古代中了进士,大概率注定了这辈子的结局是实权高官到副国级干部,如果成绩好的话(一甲或者二甲前几名),基本可以确定出阁拜相。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考试获得的。

科举制度简直可以说是华夏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之一。

如此丰厚的回馈居然可以凭学习得来,难怪古人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

后世就算是全世界著名的大学毕业,博士后毕业,他的底线顶多也就是举人这个层次。

与进士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名分,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一甲。

进士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有三个人,也就是全国的前三名。

状元文章最好,至少是皇帝和文官都认可。

探花的长相一定要帅,至少不能丑,这是个不成文的规则。

在科举考试中,中探花的人并不比中状元的人地位低。

相反,中探花的人可能比中状元的人更高兴,因为这代表着朝廷对自己的才华和颜值的双重肯定。

比如


状态提示:【0660 小韦探花】--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