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段五分钟的mv,无疑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林动在mv里用现实古迹+水墨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那个培育出中华民族最茁壮根基的时代,这在70年代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这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对于外国人,对于精神外国人,对于难民营里的数千越南人,还有在大街上广发基督教小卡片的大爷大妈们,他们应该非常反感这部mv。
林动硬是把这部原本探讨历史、宗教、生物、心理的电影,又增加了吟唱先秦风骨,歌颂诸子百家的主旋律。
耶稣在主角口中不仅不是救世主,还成了一个宗教骗局里的牺牲者,他从没在水上行走,也没有让死人复活,他只是劝人向善,他根本就不想死,但却无奈成为了宗教斗争和骗局里的牺牲品。
这已经非常大逆不道,但更让西方人无法接受的是,耶稣的导师竟然是主角,可主角并不是如同释迦牟尼这样的圣人,他只不过是一个经历了诸子百家时代的善学者,依靠永恒的生命积累下的知识和见闻,才有资格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听众。
这当然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是主旋律电影未必没有艺术性,也未必没有观赏性,只要用心做了,依然能收获票房和口碑。
这样一个人居然能成为耶稣的导师,那耶稣成什么玩意了?
这次“中原影业”没有通过邵氏和嘉禾发行,完全由自己发行,除了旗下的六间戏院外,便是与香港本土大概十几间独立戏院合作,票房分成6:4,中原影业自然占大头。
台湾、东南亚地区要晚上一到两周上映,这些合作伙伴都是各地院线自己找上门来。
日本和韩国的院线也与中原影业进行了联络,但要谈出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有了这次神奇的戛纳之行,中原影业的名头不仅响彻了亚洲,在全球片商和院线眼中都有了一定知名度。
中原影业拍摄的电影质量均是一流,这个印象已经固定下来,他们出品的电影没有一部不得奖,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中原影业正是因此有了底气,才敢不依靠邵氏和嘉禾,独自在亚洲发行这部电影。
他们要用这部不需要赚钱的电影,试验一下公司能否只靠名气,便引来各地院线合作。
这和“中原唱片”的套路一样,自己铺设发行渠道太麻烦了,还容易被人瞧不起,大佬和大佬的宿主都拉不下这个脸。
所以,他们干脆做出好东西,先自费到欧洲拿个奖,再回来引人自己上门寻求合作。
目前看来,在这个白人至上的时代,崇洋媚外不光是中国人独有,日本人和韩国人都一个德性,这个挟洋自重的套路行得通。
这一次电影可能无法在全亚洲同步上映,但只要与这些院线合作过一次,下次合作便水到渠成了。
中原影业给香港本地戏院开出的分成协议是6:4,但对于台湾和东南亚院线,中原影业开出的分成条件是50。
这个分账条件不算苛刻,邵氏在东南亚就是这个分账比例,好莱坞公司在这些地方能要到60。
不过,韩国和日本地区的院线,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好办。
中原影业为这两地开出的分成条件是40,但这两地的院线却得寸进尺,希望他们降到30。
这就开玩笑了,中原影业绝不会进行这样的妥协,低于40分账,他们宁愿不在日本和韩国上映。
这样的发行渠道还是不如邵氏和嘉禾,但两家已经感受到了威胁,他们知道“中原影业”一旦与亚洲各地的发行商和院线搞好了关系,肯定会冲击他们的海外渠道。
但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电影行业不会跟你讲太多人情,谁的手里有好资源,谁就是大爷,谁就能得到所有人欢迎。
人情只能管用一时,但没有人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肯定会站到握有资源,能让他们赚钱的一方。
“中原影业”便是这样的制片商,他们的电影水准高出香港其余公司不止十年,比之世界最高水准的好莱坞,也毫不逊色,甚至在一些方面还要更强一些。
亚洲各地的片商和院线,他们都不是瞎子,肯定要抱紧这样一条大腿,不会为了谁而得罪中原影业。
晚上七点,“中原影业”又要搞“首映礼”了。
这次是一千个邀请名额,再次让香港的上流社会挤破了头,似乎去看上这么一场破电影就是上等人了。
当然,这只限于“中原影业”的电影,其它公司的电影可没有这个吸引力。
这些人挣着来参加“中原影业”的首映礼,也不是电影真对他们有多大吸引力,都是为了那一张邀请函罢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市面上传出一种声音——“中原影业”首映礼的邀请函,便是上流社会的名片,只要收到了邀请,便等于被上流社会认可了。
行了,也别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这个根本是萧炎、罗峰等人花钱带起来的节奏,教科书般的谣言。
40年后,这是一个特别低b的节奏,带节奏的人固然傻逼,被带节奏的人更傻逼。
但这个就像傻逼一样的节奏,现在却被不少人当了真,特别是上次萧炎和罗峰赶走白马帮和新意公司后,很多人真的把中原影业的首映礼当成一回事了。
这个节奏正是这么被带起来的,没看到参加首映礼的全都是达官贵人嘛,那种不入流的地下帮会,再有势力都不会被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