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重生之全面复兴>第七十五章 该我上场了

12月15日,《追随》和《半斤八两》上映的前一天,媒体对两部电影的风评让罗峰先火了一把。

今天一早,《南国电影》杂志便在封面印上了《追随》的宣传剧照,通篇都是对罗峰这部电影的称赞,当然也没少对《半斤八两》的diss。

这个时期,香港只有三家电影杂志,一家是嘉禾阵营的《嘉禾电影》,一家是邵氏阵营的《南国电影》,一家是中立的《银色世界》。

香港电影类的杂志还不多,但综合性的报纸可不少。

如果说《南国电影》是屁股歪,所说的话不足为信,那么近十家的综合性报纸,总不能全都偏向罗峰吧?

这些报纸,今天同样充斥了对《追随》的赞誉之声,而作为最好的对比,同一天上映的《半斤八两》,自然就成了被大家拿来比较后,再集体数落的对象。

昨晚的试映不仅让《追随》口碑爆棚,楚原和王天淋这两位大导演更将其誉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今天分别在《东方日报》和《太阳报》上发表了对这部电影的长篇影评。

连金老爷子都在《明报》上对罗峰的这部电影连连称赞,虽然老金不会写影评,但是夸起人来不在话下。

无独有偶,小古同学也表达了对罗峰的欣赏,他将这部《追随》称之为好莱坞也拍不出的精品之作。

这两个外行的评价分量极重,全香港的报纸和杂志,今天除了嘉禾阵营的《嘉禾电影》,几乎都是对《追随》的交口赞美和叫好。

这种异口同声的五星好评,终于让嘉禾和许氏三兄弟着急了,他们没想到罗峰的电影竟能得到如此多的好评。

何冠昌更是后悔昨晚没派人去罗峰那边刺探一下敌情,导致现在整个嘉禾都不知道罗峰的电影到底是什么水准,竟然让他们塞钱都拿不到好评,这帮媒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节操了?

这些媒体当然没有节操,只不过是两边都塞了钱,罗峰还要塞的更多一些,那他们当然要实事求是。

现在的事实就是,如果单论影片的质量,《半斤八两》比《追随》低了不止一档,只要不是眼瞎,谁都没法反着说话。

但是观众看的是电影,并不是影评,更不是什么狗屁结构和创造性的剪辑,这些都是给影评人和电影节的评委看的。

第二天,《追随》在全港媒体的一片赞誉声中,终于在《东京艾曼妞》、《勾魂降头》、《跳灰》、《我深心处》、《大忠烈》这五部同期电影的竞争中上映了,当然还少不了本期最强劲的对手《半斤八两》。

大佬对这些电影不熟悉,只有那部一年上映两次的《跳灰》听起来耳熟一些,仔细回忆后才发现,原来这部就是在原本位面被称之为香港新浪潮电影鼻祖的电影。

准确点说,这部应该是香港警匪片新浪潮的开山之作。

《跳灰》在8月份上映时,媒体也是好评如潮,称其是:第一部在荷兰取景的香港电影,剪辑凌厉,香港罕见的写实拍摄手法,开创了警匪片的新纪元。

这样的评价绝对不低,第一次上映后总共拿下了380万票房,可以说叫好又叫座。

罗峰觉得自己这部《追随》,无论从任何方面都强出这部《跳灰》不止一筹,拿个830万的票房不过分吧?

今天上午,《追随》在全港二十家戏院,一共30块银幕上开始了首映。

中原娱乐的一群扑街演员倾巢而出,分别前往各区的戏院暗中观察,罗峰需要看看上座率如何,影片是否受到欢迎?

他心里想的很好,香港电影现在还没有太多的“档期”概念,元旦这种后世的黄金档期,此时只有不足十部电影可看,还都是票房注定扑街的存在,只有《半斤八两》这个他并不放在眼里的对手。

所以他有把握票房大卖,只要前两个星期能在票房上紧追《半斤八两》,然后靠着碾压对手的影片品质,从第三个星期开始,甚至第二个星期开始,应该就能完成反超了。

罗峰一大早也跑到了旺角的“百老汇戏院”,看得出江之强是一位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前天在试映上看过《追随》后,居然一直激动到现在,甚至写了一篇影评发到报纸上为他鼓掌叫好。

今天百老汇院线将全力放映罗峰的《追随》,一天下来全部排满,若是场场都爆满的话,那光是这一家戏院就能有七八千的观影流量,一天至少有两三万票房。

然而,事情哪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这种算法太想当然了。

这家百老汇戏院只有一个主影厅,足以同时容纳1200名观众。

上午9点,百老汇戏院进行第一场正式放映,罗峰和江之强在戏院唯一的包厢中看到,这一场大约有9成上座率,几乎可以算爆满了。

“我以为第一场只能有7成上座率,看来你的宣传起到了作用,这个上座率比我预料的还要好。”

江之强也是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与罗峰有些志气相投,看着这么高的上座率,相信只要口碑随着首批观众传出去,加上媒体杂志的推波助澜,今后的上座率会越来越高。

罗峰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两人拿出一瓶红酒,准备庆祝一下眼前称得上满堂红的上座率,江之强也想再看一遍这部注定要让全世界惊讶的电影。

但是很快,两人就有一种被人“啪啪”打脸的感觉,因为影片开始还不到十分钟,居然就有人开始离场了……

“这都什么年代了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 该我上场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