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张奇骑在一匹枣红色的健马之上,头戴软脚幞头与兔毛暖耳,披着黑色的貂裘斗篷,结着玉石卡簧鞓带,穿着一身厚实的锦袍,内里暗穿着软甲,脚上还踏着一双自家仆妇手工制作的小牛皮马靴,正往县城而去。
四个长随骑着膘肥体壮的健马紧跟着张奇,眼下世道不太平,几个长随身上也穿着皮甲,腰上别着腰刀,背上还背着长弓与箭囊。
大楚与历代朝廷一样,默认民间持有兵器皮甲,只是严禁劲弩,铁甲与火器,但现在官府对民间的掌控能力很低,世道又不太平,因此禁绝这些东西官府也是有心无力。
正是晚秋初冬时节,天气又变了,天阴沉沉的,呼啸的寒风让人感觉缰绳都抓不稳,骑在马上,似乎要被冻僵了。
几个人往东而行,路过几个有些破败的庄园,经过一座驿站再转向南,走上官道,便能到达东宁县城。
朝廷开海禁以来,沿海的东宁县有了自己的海港,只是扶风郡所处的位置有些尴尬,南洋群岛和天竺的生意多是更靠南的南海郡与新近崛起的岭南郡把持,与东瀛列岛的生意则是更北边的东海郡把持,扶风郡之前的郡守没能把握住机遇,再加上扶风郡境内多山,6路交通不便,不像南海郡与东海郡那样地势平坦,又有运河方便货物运输,因此南来北往的船只多只是在扶风郡补充食水,售卖一些大宗货物。
扶风郡中的东宁县也是如此,虽然临海有着自己的海港码头,港口的位置还算是不错,周围有山,是天然的避风处,内里又很是宽阔,但因为展较晚,6路交通又不方便,因此也只是被南来北往的船只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落脚处,和扶风郡其他六处海港是一样的待遇。
县城往南三十多里地,就是东宁县有名的集镇李庄集,紧挨着沿海的港口,往来船只可以在这里休整,清洁一下船底,集镇中也有木匠和铁匠,港口中简单的船坞与船台也有,可以为小型船只做简单的维修,吊装货物的绳索吊台也有,但使用的机会不多。
集镇中有着骡马车行,饭馆旅店,还有水手们最爱的妓寨酒馆,东宁县的巡检司和扶风军下属的厘金征收点也设立在集镇中,方便点验客商,征收税款,张奇父亲留下的帮派,海虎帮的总部也设立在集镇中。
张奇几人今天却不准备到李庄集,而是去拜访县尊,初冬的官道被冻得硬邦邦的,县中缺少钱粮,官道也只是泥土夯实,没有铺设碎石,现在还好,一旦进入汛期,道路就泥泞不堪,难以行走,往来客商行人都是苦不堪言。
路过了沿途的驿站,张奇若有所思地看了看破败的建筑和唯唯诺诺的驿卒,大楚的驿站专门用来传送一般的公文与军情,接待来往的官员,在大楚开国之初地位很高,驿站中的驿卒虽然没有品级,但也是正经的吏员,甚至可以以接待官员来往的名义勒索当地富户,胁迫往来客商,很是威风,但现在朝廷日益衰弱,寻常的往来客商都能对驿卒打骂呵斥,何况张奇这样的豪强了。
接近县城,官道四周也有了人烟,四周的土地房屋都显得很破败,农田也是大量废弃,现在盗匪流民四起,寻常百姓或是依托豪强,或是结寨自保,不得不废弃自己的田土家业,官道上也有了行人,大都是结伴而行,看到张奇等人眼神充满了畏惧与警惕。
张奇等人看到了县城,县城城墙只是土城,并没有包砖,显得很是破败,到县城的这段官道理应是保养的最好的,但照样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上面还夹杂了不少没有来得及被乡民拾走的牛粪马粪,让张奇大皱眉头。
几人从北门进入县城,守门的是三班衙役中的壮班民壮,摇头晃脑地一边阻拦着衣衫褴褛的贫民进入县城,一边收取着入城乡民的十文钱入城费,不时从乡民的扁担中拿走几个鸡蛋,拿上一双草鞋,或是拿上一些针头线脑之类的小玩意,让乡民们敢怒不敢言。
张奇当然没有给入城费,只是矜持地冲带班的班头点了点头,便在乡民畏惧中带着羡慕的目光中插队进了城,带班的班头忙不迭地搬开拒马,放张奇几人入城,对张奇几人身上的兵器视而不见。
在张奇前身的记忆中,县城已经算是繁华的地方了,但在张奇看来,里面的街巷低矮,很是破旧,排水不畅,污水横流,沿街的店铺虽有一些,人气却不旺,县城的居民也大都面容麻木,一副行色匆匆的样子。
县衙就在北门不远处,紧挨着县城中的县学和道院,县衙所在的街道要繁华了不少,往来人员穿着也大都华贵一些,比县城中鼓楼所在的西市还要热闹。
旅店,茶馆,药铺,酒店,乃至米行,面行,糕点铺子,典当,果脯,衣帽店等行业买卖应有尽有,算是东宁县城的精华部分。
张奇等人在县衙前下马,将马牵到牌坊前,走到了县衙的大门前,将准备好的拜帖给了连同五钱银子的门包递给了门子,耐心地等了一会,门子便让张奇几人牵马进入了大门,走向了甬道,甬道左边是县狱和膳馆,右边是三班衙门与衙神庙,土地祠,还有寅宾馆,北面便是仪门。
长随与马匹都被安排到寅宾馆,张奇走到了仪门前,大楚的礼仪繁琐,进门都有相应的品级礼仪,以张奇一介白身的身份,当然不能从大门进入,只能从左右的角门进入,进了仪门便是大堂,县衙中的兵,刑,工,吏,户,礼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