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献策之人正是毒士贾诩,三国顶级谋士之一,知道贾诩本事的刘备紧张的看向贾诩,而陈子明、郭嘉、徐庶等人也满脸期待,希望贾诩能够说出什么好计策,解决掉这场危机。
刘备现在绝对不能和曹操、孙权开战,否则这一年多来他们的准备就白费了,一旦开战,刘备根本不能一口气彻底消灭曹操和孙权,一统天下的时间将再次拖延,这是他们绝对不想看到的。
显然贾诩也深知这一点,深吸一口气候,沉声道:“陛下,曹、孙二人不听帝诏,早有不臣之心,其当是看出大汉无力出兵讨伐,才趁机自立为王。”
“然。”贾诩继续沉声道:“以臣之见,二人称王非目的,而是试探陛下反应,若陛下不顾一切出兵讨伐,正中二人下怀,此时的大汉,还未准备充分,无力歼灭二人,若出兵,唯有劳民伤财,且无功而返。”
正如贾诩所说,陈子明、郭嘉等人也想到,这恐怕是曹操和孙权想激怒刘备,使得刘备不顾一切出兵,从而大乱刘备休养生息的计划。
“但若陛下不出兵,放任二人称王,恐亦会引来大患。”贾诩的话,让刘备满脸不解,二人称王虽然对他这个大汉皇帝的名声有影响,但还不至于有什么大患吧。
贾诩继续道:“臣所料不差,若陛下放任二人称王,恐不久之后,二人便会故伎重演,从而自立为帝。”
“什么!”
贾诩话音刚落,众人脸色大变,如果说称王,还勉强让众人压制怒火的话,那么曹操和孙权称帝,则将引起天大大震,无人敢阻拦刘备出兵讨伐二人,那个时候,刘备和曹操、孙权将不死不休。
“竖子尔敢!”
刘备暴怒,天下是大汉的天下,且能让他人称帝,刘备如今眼中杀机闪动,似乎出兵之意已决。
陈子明听后闭眼叹了口气,他也反应过来,正如贾诩所言,曹操和孙权既然要逼刘备出兵,那么就不会轻易放弃,那怕他们依然不是刘备的对手,可现在开战,他们还能保证不被刘备所灭,否则一旦给刘备充足的时间,让刘备准备妥当,那个时候,就不是他们能够抵挡的了。
郭嘉现在也找不出反对刘备出兵的理由,曹操、孙权称王,他们还能反对一二,可如同贾诩所言,曹操和孙权一旦称帝,刘备必定会举国而战。
徐庶微微摇头,本来他以为贾诩会说出什么妙计,打消朝中众人出兵之意,可没想到贾诩竟然提出曹、孙二人可能称帝之说,这不是找刺激吗。
“陛下。”引起风暴的贾诩不为众人怒气所动,依然沉稳的道:“大汉如今不可冒然开启站端,但有不可放任曹、孙二人自立,臣认为,一纸诏书,可解此困,亦可安天下民心。”
“其一,陛下可以安乐王之名昭告天下,让二人归顺大汉,使陛下名正言顺一统天下。”
“其二,曹、孙二人称王之事已是事实,无从更变,但又不可出兵,陛下可昭告天下,封二人为王,一来可安抚二人,为大汉争取时间,二来可安定民心。”
“妙!”
“甚好!”
贾诩说完,陈子明和郭嘉皆是眼睛一亮,贾诩这个计策够毒啊,你曹操和孙权不是自称蜀汉刘璋的臣子吗,现在主子刘璋让你们投降刘备,你们降是不降,不降,那就是抗旨不尊,失去大义,以刘璋的名义称王就站不住脚。
二人要是按照刘璋的命令降了刘备,此时刘备又下诏封二人为王,你们接是不接,接了,你们就是大汉的王,但同时也是刘备的臣子,没有了大义,你们敢随便出兵攻打刘备吗。
最主要的是,一旦二人接受刘备的封王诏书,那就等于向天下宣布,二人认同大汉,从此是大汉的臣子,这样一来,曹操和孙权还有机会用称帝来逼刘备吗。
一旦二人还不知足,还要称帝,那么便是瞬间失去天下大义,失去民心,军心不稳,这个时代,天下大义比什么都重要,没有大义,就没有民心,没有军心,士气低沉,无力征战。
贾诩此计,妙用天下大义,一步步威逼曹操和孙权,从而使曹操和孙权不得不放弃逼迫刘备此时出兵的计划,使得刘备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
“曹、孙二人非刘姓,且能封王!”
陈宫立刻反对,因为要想安抚曹操和孙权,那么必定要以大汉刘备的名义封二人为王,这有违大汉祖制。
“曹、孙二人自立为王已传遍天下,封与不封,有何区别。”此时陈子明开口道:“然此时出兵攻曹、孙,不但会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亦会使大汉一蹶不振,何时才能一统。既然如此,何不以虚名安抚二人,为大汉争取时间,待大汉准备充足之时,再以万顷压顶之势,除去两个乱臣贼子。”
陈子明开口,分量不是贾诩能比的,那怕陈宫,也不好继续死缠烂打,而且陈子明说得对,曹操和孙权称王之事已是定局,那怕刘备现在出兵也改变不了。
那么用成为事实的两个虚名给大汉争取时间,到也不是不可以。
最终刘备一言而断,采用贾诩之计。
随后,从临淄城中传出大汉安乐王刘璋之令,令旧臣曹操、孙权投效刘备,归顺大汉,同时也向二人送入刘璋的王令,天下大惊,瞬间压下曹操、孙权二人称王之势。
随后,刘备以大汉天子的名义昭告天下,曹操、孙权为大汉治理一方,镇守一方有功,特封二人为大汉之王,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