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行胡服牵扯的因素太多,要考虑的事情也很多。虽然有了肥义等人的支持,但没有华夏大臣的支持。赵国也许就因为胡服一事,陷入内斗,导致国家分裂。赵雍推行胡服骑射的本意是为了让国家强盛,如果出现分裂,自弱国力。这个结果自然不是他想看到的。于是,赵雍趁势让拥护华服和支持胡服的大臣,在大殿之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两方争论激烈,互不退让。每一方举出例证,另一方就会用犀利的语言反驳。宦者令韩忠见朝堂局势不可控制,上前低声道:“君上,形势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大臣们就该大打出手了。臣,建议终止这场辩论。”
“这件事情早晚会发生,就让他们争辩吧!争辩不一定是坏事。”赵雍看着大殿上的场面有些混乱,也没把控能够控制住局势,“你去告诉司马望族和屠都尉,要他们二人给寡人维持好秩序,不能让大臣们血溅朝堂。”赵雍想了想又补充道:“去把太医令也叫过来,以备突发的状况。”
“喏。”韩忠拱手拜别,领命而去。
胡服之争,从日出一直争论到日落,双方都精疲力竭。然,肥义等人拥护胡服逐渐占据上风。不出意外,一个时辰之内,便会分出胜负。忽然,一人高呼道:“太傅到。”
太傅费游通是赵国有名的大儒,也是赵君的老师。费游通在赵专研学问、修史编撰。十几年,也不见费游通踏出藏经阁一步,也不见他和任何朝臣交好。此人虽然年过八旬,白发苍苍。但这个老人精气神仍在,健步如飞。
费游通突然来到大殿,足以说明是有人将胡服骑射这个消息泄露给他。是何人泄露,又是何人请他来的。这些疑惑,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费游通的身份和他满腹才学,上了朝堂任何人都要礼遇有加,包括赵君。如果费游通反对胡服,这场辩论的结果就会不言而喻。
赵君想要推行胡服,也就多了几分阻力。
赵文、赵炤等宗室之人见了,露出了诡谲地微笑。
肥义等人见了,也是忧心忡忡。
赵雍深知这位老师崇尚礼,崇尚华夏文化。一时间,他心底深处涌现出隐隐不安。千算万算,最终还是忽略了这位老人。且不说肥义等人有没有实力说服这位老人。若是这位老人因为辩论之事,一时间想不开,气急攻心,死在了大殿之上。赵君想要推行胡服骑射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他也会面对更加强大的压力。
赵雍见费游通踏步而来,起身行礼道:“太傅一切可好。”
费游通拱手回礼道:“臣,一切安好。”
“来人。”赵雍喊道:“给太傅赐坐。”
“君上,不用这么麻烦。”费游通制止道:“臣说几句话就走。”
赵雍皱眉道:“太傅想说什么。”
费游通抚摸长须,直接问道:“我听说君上打算推行胡服骑射,不知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是。”赵雍简洁地答道:“太傅是特意来劝阻我?”
“非也。”费游通拜道:“我是来支持你的。”
费游通是个大儒,恪守礼制,孑然一身傲骨。胡服代表着什么,他岂能不懂。费游通竟然也赞成推行胡服骑射,向野蛮人学习。这个回答,不仅令赵雍感到很意外。也令在场所有人感到意外。
费游通没有在意旁人送来的诧异神色,也不过问那些叱骂他的人,续道:“我的一生,没有什么作为。我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为君上的太傅。感谢先君,让君上成为我的学生。君上身份高贵,什么也不缺。我赠送几句话给君上如何。”
赵雍五味杂陈,太傅还是偏爱自己啊!
赵雍收拾好心境,拜道:“太傅请说。”
“君上想要看到无限美好的风光,就要勇于攀登险峻的高峰;君上想要以观沧海,就要东临碣石。君上想要建旷世之功者,必为俗人之所累。胡服骑射利国利民,非愚者所能明白。君上推行胡服骑射,必将成为万世之功。”费游通说完,拱手行礼,转身潇洒离去。
赵雍眸色明亮,拱手道:“恭送太傅。”
众人也行礼相送。
费游通高唱道:“万世之功兮,俗人所累兮。圣贤教万物兮,必被庸人所怨。若为天下先兮,岂怕天下人笑。”
费游通离开后,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沉默。
赵云舒挺身而出道:“臣赞成胡服骑射。”
赵歇高喝道:“臣,赞成胡服骑射。”
赵固朗声道:“臣,赞成胡服骑射。”
赵云舒、赵歇、赵固,这三个人的声音,代表晋阳郡、上党郡和代郡的声音。有了这三个人的拥护,局势也朝着向赵雍预期那样发展。顿时间,很多人也表态,拥护胡服骑射。
这时,一名将士急色来到大殿,送上来一份紧急军情。赵雍看了看,拔出佩剑,一剑将案几劈成两半。众人皆不明白其意,也不敢发问。
赵雍胸膛急剧起伏,语调悲凉,“中山国攻破鄗城,公孙璞等多位将军为国战死。”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
赵雍终于下定决心,发出强硬地诏令,“胡服骑射,寡人势在必行。谁敢违背诏令,拒绝不穿胡服入殿者,休怪寡人手中的长剑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