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职先入为主,他认为代相亲自出使燕国,是为了攻灭中山国一事而来。燕王职也认为代相此行就是为了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购买大量的战马,扩建铁骑。另一个就是向燕国借兵,攻灭中山。燕王职为了感谢赵君当年对燕国再造之恩,报答赵君恩情,无偿为赵国提供一万匹战马。但,借兵一事,他是不会答应了。
两年前,燕王职听说赵君准备攻伐中山国。燕王职继位数年,国力有所恢复。
燕王职痛恨中山国几年前,趁着燕国大乱,趁火打劫,攻取燕国疆土,掠夺民财。燕国的祭祀礼器也被中山国运回国内。于是,燕王职配合赵君,率领大军南下攻伐中山国。然,燕王职没想到中山国竟然能以一敌二而不落败。
赵国鄗城被中山国占领,燕国丧失了一员大将和伤亡了一万将士。此战之后,燕王职不得不改变战略。他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发展国力,以待时日。燕王职正在想用什么借口,回绝赵国借兵一事。但他却没有想到赵君没有向燕国借兵的打算,反而向他要秦质子公子稷。
当代相说出秦质子三个字的时候,燕王职内心震动,心道:“赵君为何要秦质子。”
赵固见燕王职沉默不语,问道:“王上,秦质子可在燕国。”
燕王职回过神来,将自己的疑惑放在心中,神色平静地答道:“代相,寡人有个疑问。赵国正在和中山国开战。赵君为何要秦质子。”
赵固曾和燕王职相处过一段时日,对他的性情颇为了解,也不瞒他,“赵国和燕国议和了。”
燕王职怔了半响,惊道:“赵国和中山国议和了。”
“至于为什么议和,一句话也说不清楚。”赵固见燕王职得到这个消息时,和他一样吃惊,又道:“吾君得知,秦武王荡死后,秦国诸公子为了争夺王位,陷入内乱。吾君不忍秦国同室操戈,减少百姓伤亡,还秦国天下安宁。吾君得知秦惠王曾向燕国送来一名质子。吾君希望王上让秦质子回国继任王位,匡扶秦国天下。”
燕王职并不糊涂,他也不相信赵君会真心诚意帮助秦国平定天下。
秦国内乱已达三年,赵君选择这个时候出手,估计是秦国内乱即将结束。赵君之举既是想将秦国的水搅浑,为赵国谋取更多的利益。赵君要秦质子,是为了更好的插手秦国内政。燕王职虽然明白赵君真实用意,但他也不能阻止。既然赵固亲自开口,又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燕王职沉吟少许,权衡利弊。
赵国想要护送秦质子归国,就要征得燕王职的同意。燕王职若是扣押秦质子不放,赵君想要插手秦国的计谋就会落空。燕王职也会因为秦质子的事情,得罪赵国。燕王职得罪赵君,就会落得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赵国有恩于燕,燕不回报也就算了,如果在反咬一口。燕国又和中山狼有什么不同。眼下,燕国国力刚有点起色,但处境还是十分堪忧。
燕国北有东胡,南有齐、中山之患。如果燕国在和赵国交恶,燕国的处境相当危险。
赵君以赵固为使,出使燕国,也是打感情牌。赵固曾扶持燕王职归国,并拥立他为王,还帮助燕国击退齐人、中山人。赵君派赵固前来,也是为了照顾燕王职和燕国的情绪。进一步表明了赵国的诚意,也彰显赵君并没有威逼利诱的意思。放不放秦质子的主动权在燕王职手上。赵君要做的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两国达成协议。
燕王职见赵君行事干脆利落,考虑又十分周全。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没有反对赵君扶持秦质子归国继任王位的理由。
燕王职问道:“寡人不放秦质子就会破坏赵君的计谋。燕、赵两国从此就会交恶吧!”
“王上说哪里的话。燕、赵两国岂能因为秦质子之事,坏了两国兄弟般的情谊。秦质子关系到燕国和秦国的邦交。王上不让秦质子归国,也有自己的考虑。吾君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为难王上做出决定。吾君说两国邦交要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秦质子是燕国的国政,王上答应让秦质子归国,自然是可喜的事情。如果王上不愿放秦质子归国,我们不能勉强,更不能逼迫。”赵固见燕王职脸色并无太大的波动起伏,又道:“吾君坚信,燕王是通达明理、贤能之君,是不会忍心见秦国内乱,涂炭生灵。”
燕王职见赵君都这么说了。如果自己拒绝到是有点不近人情,更说不过去,笑道:“代相,秦质子正在蓟城。赵君要扶持他回国继任王位,匡扶秦国天下。寡人也愿意献上一份力。”
赵固本以为还要费些时日,方能说动燕王释放秦质子。赵固怎么也没想到燕王,会这么快就做出决定,事情进展也比赵固预期还要顺利。赵固行礼道:“燕王愿意和赵国一起送秦质子回国,继任王位。燕王真乃大义之人。我代替赵君谢过燕王。”
“燕国和赵国之间的情分,岂能用谢字。寡人不过也是想尽一份力罢了。”燕王职又道:“寡人见秦国乱做一团,也是于心不忍。但,燕国孱弱,虽有心也无能为力。今赵君扶持寡人一样,扶持秦质子。寡人应该积极响应赵君的号召。”
燕王职的意思表达的很委婉、含蓄。他的意思是说赵君是在干涉内政,既是干涉秦国,也是干涉燕国。燕王职虽明白,但他心里一点也不生气。如果燕国足够强大,他也会做出与赵君同样的决定。
赵固性情单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