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暗黑大宋>第828章 青丹谷
/p>

如果此举成功,必然从一些海岛上经过,那么就能找到王巨所要的棉种。

但细绒棉的作用,只有王巨心中清楚了。

宋朝君臣还以为王巨判断失误呢,毕竟这些多是王巨“道听途说”而来,即便有失误,也不奇怪,而且眼下的粗绒棉之推广,已经让大家很满意了。

王巨有些失望地放下飞书。对王紫川说了一句:“去将种将军请来。”

王巨回到湟州后,并没有因为辽国的威胁而立即用兵。

原因在延和殿,王巨也对赵顼与几个宰相说过,首先是气候上的因素。湟州一带比东面更冷些,即便春天,昼夜温差也很大,不利于宋军行军作战,拖到夏初。气候能适应了,时间也来得及。

其次要等西夏恢复元气……当时在延和殿,王巨说出这句话时,几个宰相一起愣住。

然后王巨解释了原因,去年连连惨败,梁家威望下跌,反对声音强烈,似乎这是对宋朝有利的,但西夏与吐蕃不同,他们已经立了国号。大夏在他们心中有了正统的地位,因此宋朝一旦大军正式发起灭国之战时,所有矛盾会全部消失,又拧起一股绳,当然了,无论他们怎么拧,也非是前几年伐夏可以比拟了,不过战事拖长,契丹人就会插手。这是王巨最不想看到的。

因此前线继续浅攻加中攻,先将仁多保忠释放回去。两个辽使带着他去了辽国,相信会立即送他战马让他回西夏,仁多保忠一回到西夏,本身与梁家关系就不错。现在又有了杀父之仇,必然会进一步支持梁乙逋,并且在他蛊惑下,西夏还会继续与宋朝交恶。

只要继续交恶,就会不断地产生战机。

而且西夏梁乙甫得到仁多家族的支持,力量会进一步茁壮。去年宋军占据银州石州后,主运退缩,会让梁乙逋产生一些错觉,并且这个梁家虽是汉人,但从男到女全部是战争疯子!

稍加利用,边境将会继续爆发战争。

放于边境处作战,虽然地利不利于宋朝,不过仅是在边境处,经过斥候的侦察,至少地形不陌生。也就是在地利上不会吃大亏。

经过连续性的惨败,去年西夏百姓生活很惨,尽管夏石银是西夏的老巢所在,宋军撤退后,西夏不得不安抚百姓,但因为牛羊都让宋军掳走了,连同秋收的庄稼也提前当成青饲料割走,西夏又拨不出多少粮草来赈济,于是自去年冬天起,就有许多百姓挖草根,剥树皮,找老鼠充饥。

其实到了今年春天更惨,有许多百姓又开始吃观音土了。

但反观宋朝那边,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最少在边境处,人和上西夏也占据不到什么优势。

打到最后,西夏又向他们干爹求救了,但只有不是宋朝先动的手,辽使过来依然说不出所以然。

那么到后年,则能更轻松地将西夏拿下,辽国想发兵就发吧。

连连大捷之下,王巨也想与辽国小较一下手腕。

也就是给梁乙逋“恢复”西夏元气的时间,给他更多聚集兵马的时间,于边境想方设法进一步重创。

败到一定地步,百姓连饭也吃不上了,哪里还顾得什么国号?

河湟这边也要时间,到了湟州,这边吐蕃人对宋朝不可能那么亲近了,甚至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东边有一个国家叫宋朝。

这种人心所向,对宋军后面的行动不是很有利的。

尽管王巨两次集结了各族首领,宣传了他的民族政策,但效果并不是太大。

于是王巨回来后,让各族将他们的物产拿出来,组织成商队,联手起来,前往巩州与秦州交易。熙州那边还好一点,特别是河州往西往南,许多部族严重缺少各部物资,这也是必然,他们那有宋朝那么发达的手工业?但他们的物产多以皮毛牲畜为主,这恰恰是宋朝最受欢迎的商货。

以前也有交易,但隔着两个国家,交易终有些不畅,因此王巨这么做,使得许多部族受益。甚至王巨还从秦州那边请来一些胆大的商贾,直接带着商货,前来各部族与百姓进行着直接的交易。

这也是王巨再三提醒的注意事项,可以惠及这些蕃人蛮人,但不能仅惠及一些首领,而是要使整个蛮部蕃部百姓受益,这才是让各蕃部蛮部不会叛乱的正确方法。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政策与手段,各部族大多数就稳定下来。

这就是一个最好的示范。

最后就是要花费一些时间,从湟州各部族里挑选出一些精明的人做为使者,暗中潜向青唐城与廓州那边。对各部族进行游说。

不指望他们立即背叛阿里骨,与宋朝联手剿灭阿里骨了,要的只是一个表态。

这一招也很管用的,这些使者都是吐蕃人。杀是不能杀,就是杀,人家说是宋军逼迫来的,如何杀?

不杀,有的部族同意归顺宋朝。有的部族不同意归顺宋朝,各部族则会产生不和,甚至同一部族内也会产生争议分裂。这种不凝聚的局面,正是王巨所要的。

这个做法或者就是孙子马谡罗贯中所说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而且这种做法,会逼出一件事,阿里骨会更加紧密地与西夏抱团取暖……这样对宋朝也有利。所以这几个月是不断地反转,整将几个宰相与赵顼听晕了。

当然,说的时候还在去年年底。只是一个大约的方案,计划也会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不过到了四月下旬,布局差不多完成了。

因此王巨喊来了种


状态提示:第828章 青丹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