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我本是龙>第一百六十二回 智慧传递

在上一回里,金丹的“智慧为上”的原则,使得喷喷部落形成了“重智轻愚”的良好风气,每个红毛恐龙都以聪明为荣,愚蠢为耻。这就使得每个红毛恐龙都在努力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思维能力,一些聪明的学识渊博的红毛恐龙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但是这不是说弱智者就会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是两码事。弱智者反而会得到社会的更多关爱和照顾。在冲锋陷阵的时候,他们总是被安排在后面,因为他们在识别敌人和保护自己方面不如聪明的红毛恐龙;在分配食物的时候,他们总是得到最好的或者最多的,因为他们在获取这些东西的时候比聪明的恐龙会困难些。

在喷喷部落,弱智者并不是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金丹会把所有的弱智者集中起来,然后派一些专家级的学识渊博的红毛恐龙来给他们传授智慧,这些专家都是名声很响亮的威望极高的。。他们会把他们所知道的智慧故事或者谜语谜底、简单的加法减法都逼着弱智者背下来,背不下来就会受到惩罚,当然这种惩罚是允许的。为了让他们背下来,专家会让他们天不亮就起来背,背不会的话,就不让吃东西,不让睡觉。。…。

就这样,可怜的弱智者们起五更睡半夜,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的说,不停地背。有一天,红毛恐龙们惊奇的发现,弱智者竟然变得极其渊博起来。他们的渊博程度甚而至于超过了原来的聪明者。

于是乎,所有的聪明者也就自发的组织起来。请专家级的红毛恐龙来传授智慧,这些专家仍然用他们的那一套经验来传授智慧,每天盯着聪明者记这背那,有些聪明者不愿意背,他们就会拿出弱智者勤奋的例子来激励。有些聪明者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专家就会训斥他们,到了后来,所有的聪明者都像弱智者那样完全按照专家所说的背了下来,背错了一个字,专家都是不允许的,到后来,大家背的东西都一模一样的了。再后来,大家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或者咳嗽一声,放个屁,都变得一模一样了。

到后来专家名声大震,就不再在一个地方给弱智者传授智慧了,需要他们的地方太多了。他们每天忙忙碌碌的到各地转悠,指导那些给别的红毛恐龙传授智慧的红毛恐龙,那些红毛恐龙只好把自己原来的那一套方法都改掉了。把专家的方法作为标准。。…。

但是专家对他们还是不满意,于是就把他们教出来的弱智者充实到传授智慧的第一线。因为这些弱智者最能领会专家的意图,又吃苦耐劳,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弱智者也变成了专家。这些专家们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地位,得到更多的水果和其他好的食物。

后来,专家们为金丹选拔智慧者的时候,就看他们背得是否熟练,是否加字减字,于是,一大批一丝不苟者,勤学苦练者,心细如发者,善于模仿者,听话听音者,整齐划一者,绝不反叛者,过目不忘者,纷纷成为智慧者,充实到各个重要的部门,成为喷喷部落的中流砥柱。

喷喷部落的智慧者的数量增长迅猛,每年以1000的速度跃居红毛恐龙各部落的首位,于是有红毛恐龙断言,不出10年,喷喷部落将有120的红毛恐龙成为智慧者,这多出的20是指还没有出壳的红毛恐龙,他们没有算在分母里,因为他们在蛋壳里就开始有恐龙教他们背了,再加上遗传因素,所以,他们成为智慧者是不容置疑的。…。

。…。

喷喷部落的经验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乎各部落都派出红毛恐龙来学习经验,那些专家们也走出去,把喷喷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到了红毛恐龙的所有部落,原来的智慧传授者,有的能够顺应时代潮流,脱胎换骨般的改变自己原来落后的传授智慧的方式,积极地向喷喷部落的专家学习,最终成为有影响的专家,那些顽固不化,不思进取的智慧传授者逐渐被社会淘汰,到后来,连智慧者也不是了。

善于模仿成为智慧者们最大的特点,一个地方新发明一种陷坑,大家就会群起而模仿,模仿得非常逼真,就连缺陷都一模一样,想要多少,只要金丹一声令下,很快就做好了,这些智慧者往往最能够吃苦耐劳。。他们从小就已经养成了这种良好的品质。所以,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喷喷部落又走到了所有红毛恐龙的前面。

智慧者往往还具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功能,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会了从智慧传授者的眼神之中去发现什么:兴奋的眼神表明赞赏,抑郁的眼神表明不满意,愤怒的眼神表明自己的错误已经不可饶恕了,没有眼神表明智慧者正在想事情。眼神就是命令,这之后,他们就会按照这个命令去保持或者改变自己下一步的行为,直到那智慧传授者的眼神里不再抑郁,没有了愤怒,只剩下了兴奋和没有的眼神,于是乎,一切都变得皆大欢喜起来了。。…。

智慧者的听觉功能更是细致入微、博大精深。令你叹为观止的。他们从小就学会了听话,听话是有讲究的,听得清,听得细,再加上绝好的记忆能力,卓越的复述能力,惊人的复制能力,就是大脑思维区域完全烂死,也会成为智慧者,这是听话中的上品;那些个能够听得清话的内容,并且能够复述出来,却丢三落四,没有逻辑,但复制能力很强的红毛恐龙,也是可造之材,这是听话中的中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二回 智慧传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