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姨夫感到了畏惧和恐慌,说:“刘大哥,这茫茫雪地里,我去哪啊?你就好歹的让我在你家待个冬天吧,我付给你钱。”
刘新说:“能下地干活得等到明年的四五月份,你一天给我十块钱也不够你吃和住的,再说,就算是给十块,那你这些钱也就是够三个月的,到时候你还是要走,你在我们家白吃饭你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吧。”
姨夫知道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就说:“那好,明天我就走。”
第二天,姨夫就告别了他们,走出了这个村落。当他站在高高的火车轨道时,眼望着白皑皑的大地,真的感到了惧怕。他害怕一旦走出这个地方,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怀着求生的本能和**,他又返回了这个村落。因为这里毕竟有人烟,会少一些孤独和惧怕。
回来以后,他知道是不能回刘新家了,就在这里的大街小巷里转悠起来。在村子的中间,有一个院落锁着大门,他就奇怪的走了过去,因为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是栅栏门,唯有这个大门是铁皮做的。近前一看,在大门的一侧写着:达拉滨农场营部。字迹虽然已经脱落,但还是能辨认的出。
看来这里很少有人进去,因为门口没有多少脚印。于是,姨夫就找了几根玉米秸把大门一侧的雪推到一边,靠着墙根坐了下来。他的这身棉衣是刘成看他实在可怜送给他的。还有一床破被子就放在眼前。此时,姨夫正在观察着什么地方可以挡风避寒,什么地方可以住下。
姨夫看着一堆一堆的玉米秸,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于是,他开心的笑了。他蹲在墙根里,从棉兜里掏出了一个塑料袋,这也是刘新送给他的烟叶,他熟练地用纸卷了一支喇叭烟放在嘴里,然后点燃抽着。在他家,他学会了喝酒,也学会了卷喇叭烟。
姨夫一边巴咂着烟,一边目测着在他身后的墙上搭一个玉米秸窝棚。这样就可以挡风避寒了。
抽完烟,他就开始干了起来。首先,把玉米秸上边的积雪弄干净,然后,就抱着玉米秸往墙根里放。他把玉米秸放的很厚,越多越能挡风。反正玉米秸有的是。这都是人们从地里运回来烧火炕用的。
搭起来以后,他害怕风把玉米秸刮走,就用草拧了一根草绳,把窝棚整个的拴住,然后固定在了墙上。最后,又抱了一些比较干的玉米秸铺在窝棚里面,自己就钻了进去。
玉米秸密不透风,他感到了一丝温暖。他把被子盖在腿上,上身靠在里面的墙面上,又掏出烟卷了一支抽了起来。他觉得在这里度过这个冬天已经没有问题。
抽完烟,他在里面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已是傍晚。姨夫起来,钻出窝棚,就往那个代销店走去。
他买了一些吃的,还买了两袋高度酒。因为他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个月,彼此都已经熟悉,老板问他在刘新家还买这么多吃的和酒干什么?难道刘新连饭也不管了?姨夫笑笑,没说什么,就回到了他的窝棚。
在里面,他感到自己有了一个家,一个不仅能够栖身还能够在里面生活的家。他把买来的东西放在地面的玉米秸上,用嘴把盛酒的塑料袋咬破了一个角,就喝了起来。什么都好,就是看不见,只能伸着手摸索着找吃的。他本想要买根蜡烛点上的,害怕着火,就没买。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反正在这漫漫长夜里,有的是时间。品味着美味,也品味着苦涩。
就这样,姨夫晚上就蜷缩在里面睡觉,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就出来蹲在墙根抽支喇叭烟,晒晒太阳。过着孑然一身的生活,虽然说不上无忧无虑,可也是自由在在。
突然有一天,他又从窝棚里出来晒太阳和抽烟的时候,一个人过来了。这个人正在开大门的时候,一转脸看见了姨夫。于是,就问道:“你是谁?”
*o首。发,
姨夫说:“我姓宋,叫宋晨宇,是从山东那边过来的。”
“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姨夫说:“我没地方去,就在这里搭了个窝棚。”
那人不再理他,就自己进了院子。过了时间不长,那人又出来了,问他:“你打算在这里住到什么时候?”
姨夫说:“反正有家也不能回,就在这里住着吧。等到明年能出工干活的时候看看有没有人家用我帮工。”
那人说:“那你跟我进来。”
姨夫就跟他去了院里。一看,是四间整齐的房子,两边还有配房。院子里放着很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什么的,堆得到处都是。那人把他叫到正房的一间屋子里,问道:“感觉这地方咋样?你住不住?”
姨夫看了看那人不像是开玩笑,又看了看房子,说:“我想住啊,可是我没钱交房租啊。”
“不要你的房租,你就给我看好房子不被破坏,院子里的东西丢不了就行。也省的我往这里跑了。”后来姨夫才知道,这个人是这里的营长,现在虽然搞了承包,可是还是这里的领导。因为不放心营部被盗被抢,在家隔上几天就得过来看看。他看姨夫不相信似得,就又说:“这里我说了算,你住到什么时候都行。但是必须给我看好东西。”
姨夫当然高兴,他每个屋里看了看问:“那我住哪一间呢?”
“你就住那边的配房吧,那里有火炕,锅碗瓢盆的都有,收拾一下都能用。原来没搞承包的时候,有老两口在这里看家,自从搞了承包,就都回家去种地了。”营长说。
姨夫过去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