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隋末我为王>376.第376章 我败于天
无奈,大部分都向隋军将士跪地投降,少部分则继续向南,逃向南面寻找回城道路。

北面的通化门也差不多是这情况,隋军刚击溃守卫过河桥梁的叛军队伍,尽管通化门守将姜宝谊稍稍有些心软,没有立即下令无差别攻击,从这里逃进城的叛军大将李孝恭却是毫不留情,立即带兵猛烈砍杀自家败兵,掩护门兵关闭城门,终究还是抢在隋军入城前关上了城门,侥幸没让隋军将士乘机杀入城内。

也有许多叛军将士见势不妙,没有只走根本不敢怎么开门的大兴东三门入城,提前逃往了其他方向寻找出路,李二就是其中之一,仗着马快提前逃往了北面的至德门入城,拽着绳索直接逃进大兴宫城,柴绍则是很侥幸的在春明门下拽到了一条绳索,虽然被隋军的流矢射伤后背,却还是成功登上了城墙。还有不少叛军士兵逃往了南面的明德、启夏等门,侥幸得以入城逃生。

能够逃进城的叛军士兵毕竟只是少数,绝大部分的叛军士兵还是被堵在了城外,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哭喊不绝却始终寻找不到出路,好在他们这次碰到的隋军主帅陈丧良良心还没被狗吃光,看到叛军紧闭城门乘机进城无望,为了减少隋军士卒的伤亡,果断下令呐喊投降不杀的口号招降,叛军士卒这才得以大片大片的跪地投降,其中还有相当不少的叛军将领直接带着部下投降,隋军将士仅是受降就忙得不可开交,再腾不出手来发起攻城。

与此同时,收到消息的叛军偏师窦琮部也火速撤回了西面的延平门入城,隋军骑兵程咬金部迂回突袭,动作还是稍微慢了一步,没能把叛军偏师全部堵在城外,只是冲溃了近半的叛军偏师,斩获俘虏超过三千,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叛军偏师逃进了城内。

叛军伤亡惨重,隋军大获全胜,但是在这样的结果面前,陈丧良却半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陈丧良的好友李建成当机立断的选择太过正确,拼着城外叛军伤亡过半也死活不肯打开城门放败兵回城,没给隋军乘机杀入大兴城内的半点机会,而在大兴高耸的城墙面前,素来不喜欢正面攻坚的陈丧良却又有些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是乘胜发起强攻,还是见好就收,待到整顿兵马和收编了降军炮灰再来发起攻城。

意外传来的喜讯解决了陈丧良的烦恼,阚稜麾下的一队陌刀兵突然给陈丧良押来了几个叛军俘虏,其中一个叛军俘虏手里还捧着一只断腿,满脸谄媚的向陈丧良报告了李渊被隋军火炮轰断大腿的喜讯,陈丧良这一喜非同小可,赶紧喝问详细,那几个俘虏则报告说他们本是李渊亲兵,亲眼看到了李渊被隋军火炮轰断的大腿,拣了李渊的断腿后本想随军回城,不想被堵在了城外无法入城,就带着李渊断腿来向陈丧良投降献宝了。

当然,这些李渊亲兵并没有把话说得这么直接,少不得十分委婉的说了一通自己虽然被迫从贼跟随李渊造反却一直心怀大隋朝廷只是一直被贼军压迫无法行动这次逮到机会就果断弃暗投明携带贼首身体断肢重回大隋朝廷宽阔而又温暖怀抱之类的漂亮话——事实上那些带着部下投降的叛军将领和之前与陈丧良联系的门阀世家代表也差不多是这么说的。

李渊亲兵是否被迫从贼是否真心归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渊的死活和伤势,之前隔着一百多米,陈丧良只是看到李渊倒地并没有看到他究竟伤成了什么样,这会得到疑似李渊身体一部分的断腿,陈丧良当然要仔细调查一番真假,但还好,隋军抓到的叛军俘虏中,有相当不少的俘虏亲眼看到过李渊的伤势情况,还比画了李渊的断腿位置——只差一点点就可以伤到李渊的第三条腿。

反复确认了李渊的断腿不假,结合叛军的迅速崩溃迹象,陈丧良迅速得出结论——李渊已经活不了几天了——大腿差不多齐根而断,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办法治疗。而断定了这一点后,陈丧良又稍做盘算,立即就下定了决心,斩钉截铁道:“今天不攻城了!等李渊老贼伤重而死,贼军士气彻底崩溃,再等我们的偏师赶到和收编了降兵,补充了我们不足的兵力,然后再发起攻城不迟!”

说罢,陈丧良又立即派人把李渊的断腿送往新丰战场,让李靖和屈突通当众出示,打击新丰战场的叛军偏师士气,同时又写了一道书信给李渊的女婿段纶,承诺保他不死劝他投降。此外陈丧良又派人命令马三宝继续向西进兵,确保切断叛军向蜀中逃亡的道路,不给叛军逃进四川的机会——蜀中隋军太弱,又有大萧国舅这个带路党接应,让李建成或者李二逃了进去,再想收拾就麻烦得多了。

把这一切都安排好了,打扫了战场,也集中了数量超过两万七千的俘虏,陈丧良这才淡淡的下令道:“退兵吧,让俘虏自己建营地,连夜整编,多备柴禾过夜,明天就要下大雪了。”

“贤弟,还得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房玄龄微笑着建议道:“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晚上就该有无数贼军将领的代表和门阀世家的代表又来求见你了。”

陈丧良笑笑,说道:“这事就拜托你了,我昨天晚上没休息好,今天晚上得好好睡一觉。”

…………

事实上,李渊的伤势比陈丧良预料的更重,被救回了城内后,尽管叛军立即找来大兴城里最好的伤医给李渊治疗,但是在这个没有血管缝合技术的时代,再好的医生也止不住李渊断腿处的出血


状态提示:376.第376章 我败于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