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隋末我为王>454.第454章 打草惊蛇(下)

李二大帝喜欢亲自勘探敌情的脾气大家都知道,欺负已经是苟延残喘时的王世充就不说了,人家刘武周最鼎盛时,一脚踹了李家老巢太原城,又势如破竹的一口气拿下老李家历时两年有余都没有拿下的河东郡治蒲坂城时,李二大帝除了在夏县屠城的漂亮事,还干了一件更漂亮的事。

这件事就是在当年的冬月时分,李二率军势如破竹,在龙门踏着厚冰越过黄河,兵临绛郡驻扎柏壁!然后鉴于刘武周逆贼的嚣张气焰,大无畏的李二哥为了藐视刘武周的小丑跳梁,更为了勘探敌情,亲自率领少量骑兵担任斥候,亲临敌军控制区侦察!

然后再到了目的地后,那个著名的故事就发生了,李二哥在战术上藐视对手,把身边的保镖打手全部派出去四散侦察,只留下一位无名无姓的骑兵随从——这位倒霉骑还兵真没留下什么姓名。

接着李二哥和这位倒霉骑兵因为太过劳累,双双跑到一个丘陵顶上睡熟——期间没发生什么事,至少史书上没记载。

再然后,刘武周麾下的一伙帮凶走狗,因为长着千里眼顺风耳的缘故,悄悄的、鬼鬼祟祟的,带着一大帮子凶神恶煞的骑兵,突然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上来!目的不为别的,就为了杀害咱们的真龙天子李二哥!

真龙天子自有天佑!在此生死攸关的要命时刻,一条蛇因为捕杀一只更倒霉的老鼠,逼得这只更倒霉的老鼠一头撞在李二哥身边那位倒霉骑兵的脸上,惊醒了那位倒霉骑兵,让他察觉到危险临近,接着这位倒霉骑兵赶紧叫醒李二哥,和李二哥一起上马,最后李二哥还一箭射死了百步外的刘武周麾下大走狗,吓退数千敌军,大摇大摆的脱出重围!

黄河都结冰了,蛇哥还在逍遥自在,为什么别问笔者,也许这条蛇是异世界生物,无需冬眠。也别说笔者信口开河,这段史料真要是捏造的,罪魁祸首也得去找老纪与和二,是他们为了讨好乾矮子,在编撰《四毁全书》时捏造污蔑添加的,所以才留下了这段神话。

是不是神话姑且不论,正在西线被薛哥完虐又突然长出翅膀飞到东线代替李建成大破王世充部下的李二哥是否内裤反穿的超人,我们也没办法去深究,自称每战当先在被刘黑闼包围又靠尉迟敬德舍命救出后,大小上百战全身毫无伤痕的李二哥再没有孤军深入敌占区的事例,这点我们也绝对相信是史书忘记了记载的。但归根结底一句话,咱们的李二哥对情报工作非常重视,也一度很喜欢亲力为之。

这次移驻灵石后也一样,鉴于综合力量对比悬殊,尽管李二并不是很看好李建成制订的雀鼠谷防御计划,但是为了不至于连自保之力都没有,李二还是花了大力气督造雀鼠谷的防御工事,亲临工地现场,以天才军事家的眼光布置营建各种防御设施,仅屯兵堡垒就修建了九座,当道修建三道栅栏,另外又修建了大量的哨塔、箭楼与烽火台,并且十分天才的在汾水对岸的山崖之上修建了两座暗堡,居高临下以弓箭封锁道路,也几乎不给敌人任何以强攻夺取的机会。

雀鼠谷本就是易守难攻的兵家要地,再修建了这么多的防御工事后,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敌人无论是明攻暗取,都绝无可能轻易突破太原军的防御阵地北上,按理来说李二和太原军队都可以高枕无忧才对,但是很可惜,已经有过前车之鉴的李二和他的部下对此不仅不敢放心,还全都在担心着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这些防御工事,挡得住陈应良奸贼的那种武器吗?”

除了这个重要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颇值得李二注意,这便是隋军偏师刘黑闼部,是否有可能象传说中那样,在隋军主力抵达之前就抢先出兵拿下雀鼠谷?老实说,李二很怀疑这条传言的真假,但是为了谨慎起见,也因为李建成和段纶都要求李二务必探清此事,李二还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细作潜往霍邑一带,去侦察那里的隋军动静,寻找任何有用的蛛丝马迹。

很可惜,隋军大将刘黑闼也是一位天资过人的军事天才,李二派出大量细作足足探察了两天,竟然连刘黑闼在霍邑一带集结了多少兵力都没有探到,霍邑和贾胡堡两地的隋军旗帜数量和旗号每天都在变化,营地里的灶火炊烟也每天都数量不同,同时霍邑正南面的山林深处也一度发现大量的隋军旗帜,但再当太原军细作集中力量探察这片山林时,这些旗帜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象根本不存在一样。

李二倒也没有责备斥候和细作无能,因为李二一眼就看出这是刘黑闼的疑兵之计,故弄玄虚想让自军无法摸清楚霍邑隋军的真正实力,但李二却暂时猜不到刘黑闼这么做的真正目的,不明白刘黑闼到底是想虚张声势,恐吓自军?还是想掩饰杀机,真的想对雀鼠谷发起进攻?左思右想之下,李二习惯性的决定亲自出马,化装成普通百姓亲自前往霍邑探察敌情,掌握第一手的详细情报。

驻扎灵石的太原军已经都是李二的嫡系,也都知道李二喜欢亲自勘探敌情,对此倒也没有奇怪,仅仅只是叮嘱了几句让李二千万小心,又安排了一些士兵在隐蔽处接应李二了事,李二领了亲兵队长王怀文和一个霍邑本地精干细作,化装成普通百姓暗藏短刃,抄山间小道南下,颇是顺利的摸到了彘水上游,然后逐渐沿彘水东下,逐渐来到了霍邑郊区。

眺望着曾经属于自己的霍邑重镇,李二


状态提示:454.第454章 打草惊蛇(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