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吃鬼的男孩>第八篇 第七十九章 天眼

ps:看《吃鬼的男孩》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同样在九州岛的西南端长崎市

在市区中心一栋标准的日式旅馆内,身材健硕的神父穿着下摆近乎贴地的的灰色长袍,戴着圆形眼镜从旅馆大门走出,此时的神父两眼因为微笑而眯成一条线,十分和蔼地与旅店老板挥手告别。同时在其右手上多出了一个深黑色的皮质公文包。

“没想到这东瀛上的邪魔竟然堪比当年整个大英帝国所存在的邪魔,实在是让人血液沸腾,不知这一次的厮杀能否让主宽赦我的罪行。”

神父说着在手中出现一个精致的小铁盒,将其打开后在铁盒的内部竟然存放着十余个形似于钉子的电子元件,不过全都已经报废了。

神父一路上都是一副平易近人微笑的模样,常人根本看不出来其内手中曾经沾染了多少常人以及鬼物的血液,此人的身份连同华夏国狱司情报总科都没有人任何记载。

19世纪中叶,意大利开始逐步统一,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罗马教皇领地的存在受到威胁。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兴起,使罗马天主教会遭遇空前危机。为加强教皇权威,庇护九世于1869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梵蒂冈宗教公会,有欧洲及其他地区700余名主教及高级宗教人士参加。

史书记载,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新的意大利王国,甚至不准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同年意大利收复教皇占据的其他地区,完成国家的统一,消灭了教皇国,教皇的世俗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梵蒂冈宫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时的意大利极为强大,这处在自己国土之中的国中国完全如同一个十分刺眼的眼中钉,而且教皇的统治力与宗教意识蔓延十分恐怖,很容易使得宗教意识在自己国家暗中扎根,对自己的国土与统治有着相当严重的威胁。

不仅如此,在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梵蒂冈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墨索里尼是何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与希特勒是同样的人物,是生命为粪土,愿意踩着千万尸骨登上世界之巅的暴君。

从历史的眼光看来是因为意大利不愿意得罪全世界上亿的基督教徒而保留这个国中国,然而实际上是因为在这几十年期间爆发了一场不为人知的战争。

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意大利王国以五十万人所组成军队带着精良装备于1922年进入梵蒂冈地域。打算攻占梵蒂冈。然而在当时处于梵蒂冈内部教众仅仅只有四千八百余人,在旁人看来完全是一场根本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然而交战结果却是让意大利的国王动容,甚至不敢相信。

五十万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在优秀统领军官的指挥下,并没有如同计划那般在一天内将梵蒂冈攻占。

第一次交战持续了整整七天,五十万人在战争之中折损十万人,而梵蒂冈仅仅折损千人。恼怒的意大利撒丁国王将军队全体回撤。当天便下令斩杀了此次出征的主要军官干部。

然而却有一条传言在整个意大利王国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有一名身材近两米手持双剑的神父,能够以一己之力撼动千人,此次战争中光是这位神父所杀的人便足足有近两万人。

接下来的时间里,无论意大利王国由何种统领带头。带领多么精锐的军队都没办法攻占梵蒂冈。渐渐地,在王国内部开始出现分歧,不少地高权重的人物开始提议不必浪费军力在梵蒂冈上,只需和平签订条约即可。

最终在1928年,意大利王国出动全国所有兵力并由加里波弟二世亲自率领国家顶级精锐来到梵蒂冈城门之前。

加里波第二世第一次提出保护并独立梵蒂冈的“拉特朗条约”,但是却有一个简单的条件,需要梵蒂冈将那一位神父交出来。

经商议,于1929年墨索里尼亲自出席与教皇签订“拉特朗条约”,当天的午时时分,这位无名无姓的神父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城中央,当着大众之面进行斩首。在当时的意大利人看来,这位神父乃是威胁整个意大利的恶魔。

然而在斩首当天并没有什么天象,或是斩下头颅后流出发生,在屠刀之下的只是一颗虔诚,流淌着鲜红血液的人类头颅。

…………

“轰隆轰隆!”

坐在新干线上的神父手中捧着圣经细心研读,不时地会用右手端扶着架在自己鼻梁上的眼镜。同时还会与对面一位在老教授讨论一些关于基督教对于当代文化的影响。

对于老教授渊博的知识,这位神父显得格外的尊敬对方,如同一个勤奋的留学生,孜孜不倦地从对方口中习得一些自己所不了解的宗教知识。

而神父的一口流利的英语以及对于基督教独特的见解也是让老教授钦佩不已。

“请在福冈市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


状态提示:第八篇 第七十九章 天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