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我们只见形成了心照不宣的局面,县委那边我不发表意见,县政府这边冉柔也不干涉,形成了大部分政府与党委之间的格局。
林媚儿写的头一篇关于河西县风土人情的文章,刊登在了日报文化专版,文笔确实没的说,而且入景于情,情中带景,娓娓笔端道来,人就像在文中所营造的景色氛围中游览。
这篇游记一刊登,报社就接到了好几个电话,说市里周边竟然有这样景色,而且还出在河西县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说报社虚假报道,同时说林媚儿写的文章造假!
报社做了一番解释,可是这些人还是不相信!
报社将这个情况反馈给我,我当即拍板说,请这些有质疑的人来河西县旅游,费用县里承担!
报社特意为这个事情刊登了一篇启事,并且说了报名方式和截止日期,这下子人们都轰动了,还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更多的人并不相信,不过还真有人报名了,一共报名的有三百六十多人。
为了这个事情,我将省里电视台专业人员请过来,将河西县美丽风光还有人文故事,专门做了一个专辑,剪辑成半个小时的风光片。
到了请这些报名人来的前一天,这个事情交给了旅游局局长,让他客客气气把人,保证他们看好、吃好、玩好!
另外为了制造出一番轰动效应,我专门找了一家礼仪策划公司,什么彩虹门,什么锣鼓队,什么司仪,目的就是一个,声势造的越大越好!
一时间广场上锣鼓喧天,还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加上大大彩虹门上写着河西人民欢迎你,还有停靠在广场一字排开八辆旅游大巴,真的很吸引人的眼球!
就这样八辆旅游大巴浩浩荡荡离开了广场,向着河西县而去!
每一辆旅游车都配备了一个经过精心挑选,面容靓丽,能说会道的导游,而且经过了一番培训,车内大巴电视里播放着风光片,而她们在一旁讲解着。
到了县城之后,先带着他们游览了一些明清古建筑。
因为河西县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战乱时期不少人逃难进来,其中不泛有大户人家,就在于此安家落户。△≧△≧,
而八年抗战,五年解放战争时期,也是交通不便让河西县免遭战祸荼毒,所以很多老建筑都保存的非常完好,只不过缺乏系统修缮。
原来的深宅大院,给人一种凋敝之感!
不过在钢筋混泥土构建都市森林的现代,这里恰恰多了都市没有的原生态和乡土气,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历史的沧桑和沉淀!
其中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清朝中期河西县出了一个礼部尚书,后来这个尚书告老还乡在县城起了一个三进三跨的大宅院,光占地就有上百亩,保存的基本完好,体现出了清朝建筑的风格。
我上任得知这个宅院后,立刻过来看过,发现里面还住着人,当即给住的人划分了宅基地,并从县财政划拨出来专款,给予他们建房补贴,与此同时对这个大宅院进行了整体维修。
他们来的时候,大宅院修缮工作基本告了段落,进来的人不由得啧啧称奇,其中还有几个市里的文化名人,更是欣喜万分,当然这些人是我专门请过来的!
观看完这个大宅院,又带着他们游览了当地的古刹寺院,以及周围景点,最后一站就是野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