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儿,父安好,勿念。”
更老汉一手拿着竹简,一手拿着毛笔,心中想写的话无比清楚,手却落不下笔。
他常年打更,游走大梁城内各地,时常默记牌匾上的题字。几十年下来,大字不识的更老汉,竟能初略的阅读《日书》。
识字是一回事,书写又是另一回事了。后世的不少人,学历不可谓不高,却害怕动笔。一手蜿蜒的蝌蚪文,连自己都不好意思。
更老汉没有条件练习,临到亲自书写的时候,才发觉那些读书人态度倨傲,确实有些道理。
这个年代,能识字,还能书写,那可是不多见的人才啊。
“来来来,一个一个排队,心里有什么话,说给营内的文吏听。你们的这些信,将军说过了,会投放到大梁城内。”
秦军士兵维持着营内的秩序,划分为五六个片区,由秦营中的文吏,专门负责给难民营的魏人写信。
“诶,老丈人,一片竹简写不了那么多,捡要紧的说。”
这里的老丈人,可不是岳父,而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老人的称呼。
“这位老丈,你不关心自家的情况,关心隔壁人家的小媳妇是什么意思?”
“千万记得在家里备一块大木头,嗯,还是这位老妪有见识。”
······
文吏手中的刀笔飞快,这些人在学室受过训练,每天无事的时候,在竹简上刻刻划划,秦国小篆,闭着眼睛也能写得圆熟。
偶有几个错字,手中的青铜小刀,轻轻一刮,比修正液还要管用。
蒙恬在几个亲兵陪同下,四处打量,见营中热闹的场面,心里算是放下心来。
刚开始提出让魏人给城内写信的时候,还担心魏人不配合。看来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下,人对亲人的挂念,总是不会湮灭。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外金。
魏王抛弃这四万老弱,可以节省城内的粮食,不过政治上却输了一着。
借着这个机会,一封封家书,落入大梁城的时候,势必会进一步分裂大梁的人心。
蒙恬不指望大梁城内的黔首,能够愤而起义,只是希望平定魏国之后,大梁人不要铁板一心的仇秦,就谢天谢地了。
“将军,这些家书,写就之后,还得专门找人用魏国文字誊写才行。”
军中的文法吏,跟在蒙恬身后,与兴高采烈的魏人不同,他的心里面直叫苦。
“你的难处,我心里明白。”
蒙恬感到十分无奈,秦国的小篆,一般魏人根本看不懂。
“你组织军中的文吏,这几天辛苦一下,攻下大梁城后,我会为你请功。”
“不辛苦,不辛苦,这哪有什么辛苦的。”
蒙恬的承诺,听在文法吏的耳朵里,如沐春风,连忙笑着回道:“这些老丈老妪,思念亲人,人之常情,谁家没有父母子女呢。我头痛的是,秦国文字在魏地不通,什么都得找人翻译,平白增加了工作量······”
文法吏唠叨什么,蒙恬已经不关心了。
这个时候,蒙恬的脑海里,只有一个书同文的念头。
战国七雄并立这么多年,各自的语言文字,差异越来越大。
秦国人到了魏国,就跟到了国外没什么两样。听不懂魏地的语言,看不懂魏国的文字。
书同文的政策,随着秦国逐步完成统一的局面,越来越会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
想想也是,天下这么大,各地上报给咸阳的文书,还得专门找人翻译,行政的效率怎么保证。
秦国留给华夏民族的财富,许多都已经成为了过往云烟,但仅仅凭借书同文这一项成就,秦朝就不该被弃之如敝屣。
亲眼目睹语言文字不同,带来交流上的困难,蒙恬心里可以预见,如果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继续延续下去,各地的语言文字相差越来越大,最终形成独立民族的时候,再形成统一的局面,可就难上加难了。
“嗨,若是秦地魏地,都采用同一种文字,那就好了。”
文法吏无意间的感叹,如一道亮光,划破了蒙恬脑海中的天际。
书同文的政策,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统一之后呢?
统一步伐迈进的时候,大一统的政策,可以随着秦军兵锋,相应的推广到天下各地。
或许山东六国人会反感,会抵制,私下里继续沿用原六国的文字,但这一个过程,乃是华夏民族向心力形成的关键,由不得一时心软。
得尽快字相异带来的不便。
这样想着,蒙恬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更老汉所在的位置。
蒙恬的目光,从更老汉的背后望去,只见他手里的竹简,仍然一片空白。
“更老汉,有什么话想给儿孙说的?”
蒙恬以为更老汉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给如何言说,不由得有心开导。
“心里不要有什么压力,秦国魏国征战,那是两国国君的事,与黔首不相干。更老汉劝说儿孙保住性命,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
更老汉回过头来,脸色有些发红。打仗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国家会亡,日子还得继续,可更老汉不会写字啊。
秦军抬来竹简毛笔的时候,更老汉觉得既然平生第一遭给儿孙写信,一定得亲笔才行,现在可是骑虎难下了。
听说更老汉要亲自动笔给儿孙写信,营内的魏人,无不头来敬佩不已的目光。
尤其是一向看更老汉不对付的隔壁王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