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龙战长空>第一一一四章 拂晓前出击

“——露、露西亚机,乃王牌‘镰刀’!啊啊啊————”

“镰刀”,绰号“高加索死神”,露西亚军头号王牌机师维克多*伦兹诺夫!

一想到这可怖之极的事实,刚刚和同僚们生死相隔、掉落到冰冷海水中的冈田康介就眼前发黑,两腿一软瘫在了“千代丸”号甲板上。

爆发在日本海北部的一场乱战,拂晓后被日本渔民救起的三等空尉,其实还是整个浩劫中的幸运者。

穿越来到平行世界,再度以维克托*雷泽诺夫身份出击,龙云这一次的作战行动始于苏联远东时间凌晨五点,距离冬季的日出还有快两个小时。

穿越之前坐在飞往北京的波音757客机上,从一场沉沉睡梦中来到平行世界,置身于远东林海的前进基地里,怀揣无数心事的龙云没有再一味沉浸在令人头昏脑涨的探秘思考中,而是很快进入状态,以一名vvs头号王牌飞行员、同时也是第十航空军210师师那些个千头万绪都放到一旁。

是的,哪怕世界上的谜团再多,你死我活的战场较量却一刻都不会停歇。

事关平行世界、甚至还有现实世界的整体样貌,不论从什么角度讲,龙云都很清楚自己肩负的重大使命,他必须协助东方阵营打赢这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

尤其对眼下战况而言。既然选择了进攻日本,秉承“速战速决”策略的红色帝国正倾尽全力,在远东这样一个战略潜力并不充裕的方向和北约硬碰硬。战争每拖延一天,情况就对苏联方面愈加不利,近些天来频繁遭遇袭击的远东城市、工业基地与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都在提醒龙云,他现在根本就没时间去思考其他事。

客观要求如此,主观上龙云的斗志也十分高涨,“十天时间放翻jasdf”的目标可不是一句空谈,一切都要到天空战场上见真章!

想法虽然急迫。然而战斗何时才能打响,某种程度上可也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就在上次穿越结束之前。和239歼击机航空团的战友、或者说部下们商讨了作战方案,第二天整装待发在准备室里等了一整天,却没得到上面发来的出击命令,不过龙云对此倒没什么急躁情绪。

身为一名千锤百炼的空战王牌。在平行世界里打了这么多仗,晋升为红空军高级军官的年轻人很清楚这一点,远东方向的军事斗争形势与中欧、高加索是大有区别的。

对眼下这场隔海相望的大规模战役来说,一望无际的日本海就是敌我双方较量的主战场,在这种开阔区域组织战斗,此前他十分擅长、也搞过很多次的单独出击、四处游猎战术就不再有效,交战双方都需要凭借对当面空域情况的掌握而遂行作战行动,而在大尺度上几乎平滑如镜的海洋上空,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困难。

既然双方都力图监控整片作战空域。这也就意味着,他龙云如果再一个人驾机出去乱晃,就像之前刚刚打过的一场空战那样。情况就会变得十分凶险。

虽然在那场先后击坠了四架“泥盆鹰”的战斗中,jasdf的f-15战机显然对他无可奈何,想必就连装备更胜一筹的驻日美军也可以不放在眼里,然而敌暗我明的态势毕竟还是危机四伏,“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维克托*雷泽诺夫的天空征程还不知会有多长,任何麻痹大意的情绪都是不可取的。

正因如此。一次单机调研之后,改变了战法战术的239团就纳入远东方向的vvs作战体系,等待了一整天、却没有合适机会的“死神”终于在午夜后接到了指示,按照红空军地面导引网络的指示升空东进。

夜幕降临,战斗却不曾完全停歇,星空下的日本海上空仍然有一架架战机在飞行,为各自肩负的使命而拼死相搏。

爆发在海洋两岸的战斗,双方都拥有规模可观的空中力量,既然战争初期的登陆可能几乎不存在,抱着将战区制空权效益最大化的思维,来来往往的攻击者与拦截者之间较量就成了战争交响乐的主题。

夜幕笼罩下,固然不利于战斗机升空接敌、也不利于攻击机抵近空袭,却正是装载ag等中远程巡航导弹的b-52、b-1b战略轰炸机大有可为之时,这些或紧急部署在日本列岛、或从关岛、冲绳等地飞来的天空巨兽,为了袭击苏联远东纵深国土而飞抵日本海上空,在驻日美军f-15战机的护送下,向远方的目标发射一枚枚尾焰稀薄的死亡投枪。

与此对应,海洋另一边的红色帝国,所面对的日本列岛却没多少战略纵深,需要袭击的重要目标,除去美国人在大洋岛屿上的几个军事基地外,就都处于红空军远程航空兵、甚至前线航空兵的打击半径之内。

一方调集战略轰炸机大举空袭,另一方却没有趁夜色派出轰炸机还以颜色,和偷偷摸摸飞越海岸线的“阿尔坎姆”导弹相比,夜间专注防御的苏联红空军、国土防空军一边指挥前沿战机拦截、破坏北约的空中攻势,一边凭借经过加强的自动截击导引网络去猎杀越境的美国巡航导弹,准备等到天色放亮、便于战术攻击机发挥威力时,再使用包括t-95-27、在内的红星机海淹没对手,把一枚枚空射导弹和铁皮炸弹扔到狭长的日本列岛上。

不过,大举出动也许要等待天明,小规模的骚扰和佯动却是一点都不会少的。

时间回到凌晨五点,就在远东地区大部分平民都在睡梦中的时候,北海道札幌市以西七十海里的夜空中,


状态提示:第一一一四章 拂晓前出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