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第二帝国>第158章 日俄前奏

寒暑交替,春秋轮转,中欧大地由冬入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夏洛特堡宫内的一处花园里,德皇威廉正躺在靠椅上小憩,苍翠的枝叶盘结其上,形成了一片天然的遮阳凉棚。在他旁边的荫凉下,一袭劲装的清英静静站立,唇上那些许淡淡的绒须,给这张精致的容颜又增添了几分成熟的气息。

“刚刚从远东收到的消息,原本应该从清国东北撤退的俄*队竟然又折返了回来,重新占领了奉天地区;尼古拉蜀黍成立了以大连为中心的远东总督区,并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总督。”清英从文件夹里抽出了一份电文放在威廉面前,道,“照这个形势看来,俄国人是打算长驻清国东北,没有任何离开的意思了。”

威廉接过这张白色的纸页,草草览阅之后,脸上便勾起了一丝玩味的笑容。他将这份电文放在一边,摇头哂笑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小尼基表弟向来都是野心勃勃,矢志成为俄罗斯历史上超越彼得大帝的第一君主;对于那片能够实现黄俄罗斯殖民的清国领土,更是拥有此前任何一位沙皇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强烈渴求。3年前,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出兵清国东北的有力借口,派遣军队南下控制了这片地区;对于这块都已经是吃到嘴里的肉,怎么还可能会吐出去?”

清英点头道:“正是如此。俄国人对土地的贪婪和执着,远远超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度;去年尼古拉蜀黍之所以会和清国签署那道撤军协议,不过是因为他还没有在远东集结一支足够强大的兵力、以及迫于国际压力而做出的一个暂时性的妥协罢了。经过一年多疯狂的物资调运和军队集结,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力量大增,几乎完全有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蜀黍的态度自然是要比年前来的强硬。不过这样一来,远东地区那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将变得骤然紧张,英国、俄国、清国、日本四方势力交相杂糅,一场决定那里归属的战争即将拉开大幕。”

威廉满是惬意之色地躺在靠椅上,嘿然说道:“对于英国人来说,俄国占领清国东北是完全不容许出现的局面;而对于日本人而言,小尼基这次把手直接伸到了他家门口的辽东半岛的行为,则更是对他们的扩张野心和国家安全造成了致命威胁。这两个在前年年初就勾结在一起的国度为了自身的利益,必将对俄国此举采用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反制措施。小尼基的这一举动至少将战争的进程加快了2年以上,赞美上帝,我很快就能看到俄国人在远东流血的美妙场面了!”

德意志孔雀兴奋了好一阵子,脸上的笑容才逐渐消退了下去。他转过头来,对清英说道:“埃特尔,依你看来,如果远东地区爆发战争,那么那里将会变成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清英沉吟片刻,而后道:“英国人不会加入战争。俄国虽是欧洲大陆上较为薄弱的一环,然而却也不是英国能够随意对待的国度;英国根本没有做好对俄国发动战争的准备,而俄国重新侵占满洲之地的行为,也不至于让英国立即就对其拔刀相向。此外,虽然现在英国海军的实力达到了最巅峰,然而他们的陆军却在也不是当年那支能够和拿破仑交战的军队,俄国人只需用一根小指头就能像摁死一只蚂蚁一样将其彻底碾压!从利益得失的角度上而言,英国不会直接介入到与俄国的战争中去,他们还是要用日本作为手中的枪炮去抵御俄国人,英日同盟的条约也正是这么标明的。”

“法国人不会加入战争。拒俄法两国在去年宣布他们的联盟适用于远东,但那仅仅是俄国人为了反制英日同盟,而绑架法国人所做的一个声明罢了。对于法国而言,他们和俄国结盟的初衷是为了对付我们,绝非是为了远东的地盘,因此他们不可能会和俄国一道去地球的另一端实施什么远征。更何况英日同盟中有言:如果俄国集结第三方势力对日交战,那么英国就将直接加入到日本的战团中来;一旦法国履行同盟义务,那么他们就将面临皇家海军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两面合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法国人孤悬在外的大片殖民地将由于得不到本土的支援而全部沦陷,这是法国所无法承受的局面;5年前这群高卢人之所以会在法绍达临阵退缩,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因此,法国人不会参与到远东的战争中来,而这也正好使得英国能够根据英日同盟的条约而置身之外。”清英简单分析道。

“至于清国人么,他们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那支清日战争后训练起来的新军,大概只有2个师的规模,这点兵力无论是对于日本人还是俄国人而言都是战五渣的存在。除非他们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否则绝对不可能加入到这种战团中来,最多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抽出他们那根还算锋利的小刺,对着濒死的一方捅上几下。所以,如果远东地区爆发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只有俄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清英最后总结道。

听到清英的这番话语,威廉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他看着眼前这件花费了10年时间才打造出来的属于自己的艺术品,接着道:“那么你认为,日俄之间的战争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呢?”

清英闻言沉默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他方才微微摇头道:“这个我不知道。因为双方都有获胜的可能性,没有哪一方对另一方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战局不进行到


状态提示:第158章 日俄前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