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标铜>第四十章 诗酒席催向京都 2

【求票】

走出位于车水坊的张家状元第时,天还没有放晴。

冬日午后的山阴县中斜风细雨,打着伞在丝丝凉意中漫步于箪醪河边倒也分外惬意,依稀中甚至能听到西张宅子里传来的梨园曲子声与雨水打在路边树木枝叶上的沙沙声。

“胡东主觉得张宗子此人如何?”

“为人洒脱,只是……”

“我们私下说话你无需顾忌的,龚、张两位先生和众举子都先去杭州了,小六和小艺也都不是外人。”

王星平说话间瞥了身后的王小六和丁艺一眼,自放洋之后,抵达宁波已是立冬,换成公历已经到了11月,天气渐渐转冷。眼看着风信也都要变了,黄程趁着最后一点风信到了双屿(注:后世六横岛附近)便即刻将船开往了日本,而其余众人则是从双屿分乘各色贩货小船到的宁波。

双屿此地也是王星平考察的地方,自然是帮着顾子明的,此地嘉靖年间为葡萄牙人所据,一时成为东亚有数的转口走私港,最盛时号称外夷数千,泊客万余,岛上同样建有教堂、医院等设施,并不比如今的澳门稍差。而双屿此地也直到西夷被时任浙江巡抚的朱纨率军驱逐才慢慢衰落,也才有后来葡萄牙人在澳门的一番施为。

但双屿虽然被废,如今却也还是一处私港,疍民与海商依然藉此贩卖渔获、商通外夷,而主要通商的便是日本,浙江出产的丝绸、茶叶、棉布乃至纸张都是东洋贸易中的上好货色。

这样的地方元老院自然不会放过,纵然如今手伸不到这么长,但借王星平之行考察一番也并没有什么大碍。此大岛西北、东南走向,其岛东南的港口被上下两庄环抱,正是一处天然的良港,如今数十年过去,当年朱纨为封锁港口而在此地行的聚桩沉石早已不在,港口中依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而围绕此地隔海相望的霩衢、太嵩、钱仓三个千户所似乎也只是寻常巡视,王星平甚而听说那所城中的总爷也要在这些生意中有所分润。

而从双屿而至宁波又只休息了一日,一行便朝着杭州而去,只是在路过绍兴府时王星平声言要去老师张汝霖家中拜问便留了下来。那龚克修与张志规则是因为头次上京的缘故,难耐心头的激动早早便跟着众举子去了杭州,钱塘县是杭州附郭,王星平便顺带将那沈二狗也打发了回去,省得耳边清净。

“就是乖张了些,不过倒的确是个妙人。”

一直跟在王星平身边说话的男子一张面孔板起,像是面瘫一般毫无表情,正是这次被顾子明派到船上一路跟随的胡八荣。在船上时胡东主表现低调,甚至都没有跟王星平有过太多的接触,但等其他举子一同先去了杭州,两人也就走得近了。

胡八荣自然不知王星平的真实身份,但在外久了又在南洋跟着首长们做事许多时间,察言观色的本事见长,当初顾子明在九龙江连番打败高棉人与安南人的进攻也有他在当地情报支持的功劳,尤其是阮主那次发兵,他当时正以华商的身份带着一艘商船在阮主控制的富安府买粮,闻听消息便星夜南下报信,不然以阮主当时的兵力两百伏波军要硬抗下来也不容易,正是提前得知了其兵势才能主动出击加以击破。

因为这个缘故他更被元老院看重,顾子明北上便把这个货真价实的大明南直隶土著给带了回来,这次一方面是随同王星平,也有让他独当一面的意思。元老们倒不担心此人的忠诚,如今不仅他曾经的两个仆人都在为元老院做事,他的大半身价也早就投入了元老院经营的生意,利益的捆绑加上元老的认同,此人对‘大宋’已是死心塌地。

如今已经到了江南,再过几天去了杭州两人便要分开,胡八荣不会跟着北上,而是有他自己的目的地——松江府。

松江府在南直隶,自元时便号称衣被天下,是如今大明棉布的主要产地,其地更是盛产暑袜,因之也成了商贸繁盛之地。此处地理位置优越,更是长江与杭州湾之间的通衢之所,而顾子明让他去的上海县隔着华亭还有不少距离,相对也不太引人注目。未来工业化的倾销,纺织与棉布是跑不开的一项,自然要早早布局,而且此地海路通达,无论是来自两京还是日本的消息都能很快汇拢,前期就算只是作为情报据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选择上海还有一个原因顾子明没有给胡八荣交底,那就是此地的‘群众基础’甚好。

此地民间商业气氛浓厚,故而升斗小民也敢与巨室大宦叫板,万历四十三年,闲居在家的翰林董其昌之子董祖和、董祖常因佃田之事强占民女,后董氏又因监考与人生出龃龉。结果第二年春天便有被揭帖与说书人煽动起来的乡民围攻董府,董府和董家别业书楼全被付之一炬,时人谓之‘民抄董宦’。事后董其昌在苏州、镇江等地避难了半年多,据说是去年才堪堪回去的。此事的是否曲直先不去管,单说董其昌好歹还是太子师,若是换在贵州绝对是说话都要抖三抖的人物,毕竟就算王星平这个小小千户也有足够的官威,但在江南情况却并非如此。

说来这经济自由带来的变化果然非一般穷乡僻壤可比,不过这对元老院而言却是好事,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更便于情报机构的工作,也更便于舆论的操作和组织的发展。

大运河从杭州出去在石塘湾便会分作两条,一条往东北过嘉兴府经水道进入华亭县境,这便是胡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 诗酒席催向京都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