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计谋,而是好莱坞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形成的一个循环,这也是艺人在与媒体的交锋之中总是处于劣势的原因。以马龙-白兰度和罗恩-克拉拉为例,马龙都已经把罗恩打得住院了,但罗恩带着橄榄球头盔再次贴身跟踪马龙,愣是让脾气暴躁的马龙束手无策。
所以,安东尼-邦德-斯图尔特成长了,他正在寻找刺探雨果的正确方法,收获到了一些新闻,但可惜的是他内心阴影实在太大,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同时,科林自己也在寻找对付雨果的有效方法,他可不会举手投降,相反,他要利用雨果让“纽约邮报”更上一层楼,这一次,他不想要升职,他想要的是让“纽约邮报”通过雨果挣到数不胜数的利益,偏偏雨果又没有办法阻止,这才是最痛快的报复。
科林一直以来都在潜伏、在寻找机会,“生死时速”之后,其实机会并不多,“低俗小说”在上映之前,就夹带着戛纳金棕榈的声势,他着实没有必要掺合到里面”上映期间“纽约邮报”销声匿迹了一会。结果也证明了科林的正确判断,“低俗小说”的票房完成了逆天壮举,一个不小心就会让“纽约邮报”进一步滑落深渊的壮举。
可是现在的“日出之前”却不同,这部作品简直就是为科林量身打造的“翻身之作”。从题材到内容,从卡司到制作,几乎是一个浑身都是漏洞的作品。
不过,这一次科林不会太过激进,他清楚地知道,现在雨果已经是顶级巨星了,就算“日出之前”真正失败了,也无法动摇他的地位——不仅因为这部作品才投资两百五十万而已,即使失败也根本谈不上伤筋动骨;更因为这才不过是一部作品:要毁掉一名巨星需要的是重拳出击。
所以,在科林看来,他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在这一次的交锋之中多一些小心和谨慎,谋求未来的发展才是正理,“‘日出之前’真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纽约邮报”以这样的标题进行了报道。
在报道之中,科林表示,“在经历了连续多部作品的巨大成功之后,雨果似乎被成功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挑选作品也就越发剑走偏锋起来。从‘生死时速’到‘低俗小说’,再到现在的‘日出之前’,一部比一部个性,一部比一部怪异,一部比一部危险。之前几次大胆选择的成功蒙蔽了雨果的双眼,让他开始变得自大,认为自己的选择总是能够创造奇迹,观众总是会捧场,但他却忘记了,观众们渴望的是精彩的电影,而不是雨果的电影。电影本身才是核心,不是雨果。而雨果只是电影行业中的一个环节罢了。
当雨果一次又一次拒绝大型电影公司的合作请求,当雨果一次又一次无视一千万美元片酬的作品,这不仅仅是雨果自大的表现,同时还是一种破坏行业规则的举动。很难想象,一位坐拥连续五部票房过亿作品的演员依旧拿着十几万美元的片酬,电影公司又如何愿意支付其他演员动则上千万美元的片酬来拍摄电影呢?”
这就是科林的狡猾之处了,也是他的一贯手法:表现出替雨果担心、替行业说话的姿态,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从而赢得读者的信任。表面上看来,科林其实就是在担心雨果的事业前景,每一句话都是在替雨果考虑,语重心长的语气就好像是长辈在关心晚辈一般。
但是话锋一转,内容就又改变了。
“关于‘日出之前’,我认为这部电影着实太过大胆,且不说好坏,但所有人都知道,伦敦时装周的衣服设计是天才的,但却不适用所有人,这就是事实。作为一部实验性电影,雨果做出了太多尝试,也显得太过激进,也许这将会成为一场灾难,也希望这能够为雨果敲响一个警钟。
由于电影的个性和小众,我们很难对电影的票房报以希望,单馆票房一千五百美元、总票房五十万美元才是更为明智的目标。
只希望,这场灾难不要太过汹涌。”
科林的确是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的挑衅显然又比“票房赌局”时期更加隐蔽也更加有效了,同时也清晰地表达了“纽约邮报”的立场:全文通篇都在释放一个信息,“‘日出之前’要扑街”。
“日出之前”还没有上映,关于其电影票房的争议就已经喧闹非常了,这着实是一个怪异的现象。但,是骡子是马,终归还是要拿出来溜溜,最后交给观众来做决定。
科林对决雨果,第二轮,这一次又将会是什么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