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秀可不是心疼那点子东西。
只是觉得不甘心而已。
一来,小姑姑有姜家二老心疼。
而六丫、八丫她们几个小丫头,因为三房在老姜家的地位,就决定了姜老三和沈春柳即便有心心疼她们,这能力也十分有限。
最开始她没有叫上六宝,也是因为五房本来受宠。
六宝是五叔五婶的命根子,五婶朱月娥还常常带着六宝回娘家,让娘家爹娘给六宝开小灶。不带着他,也丝毫不用担心他会饿着。
二来,六丫她们这几只小吃货,投喂了、就乖乖听话。对姜英秀,也越来越发自内心地亲近、依恋。
这两个娃娃其实相当懂事。她们虽然很护食,却从来没有欺负过后来加入的六宝,也没有因为姜英秀同意六宝加入进来,而感到不满。
但是小姑姑姜秋菊,却绝对不是那种会老实听话的人。
也不是那种你给了她好处,她就会通情达理、将心比心地理解你的人。
她大概真的是被姜家老爷子和老太太无条件的宠溺,给惯坏了吧。
反正只要是三房、四房的孩子们,手里有的东西,她第一时间就会觉得,那都是属于她的东西。
如果姜英秀的投喂工程里带上了她,那么她不光不会守口如瓶,第一时间就得把这事儿捅出去不说,还会追根究底,没完没了。
不问出来这些东西到底是哪里来的,绝对不会罢休。
不仅如此,她还会把姜英秀手里的东西都干脆利落地搜刮干净,统统都交给姜老太太。一丁点儿都不带给姜英秀留下滴。
而到了姜老太太手里的东西,估计六宝还有机会吃上一回两回地,六丫、八丫、九丫她们,就只能吸溜着口水,眼巴巴地干看着了。
姜秋菊一边斯哈着热气,缓解着嘴巴里那种被烫起泡的灼热感觉,一边两只手来回倒腾着、不停地换着手,三下两下、三口两口,就把一块儿刚刚出锅儿、热气腾腾的萝卜丝饼,干脆利落地吃进了肚子里。
吃完了一块儿,她还想再拿一块儿。
李荞麦说话了:
“小秋儿妹子,你还是先喝口水,凉一凉吧。你看看你吃得这么急,万一再把胃烫出毛病来,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儿。”
姜秋菊不管不顾:
“没事儿没事儿,二嫂你不用操心。我这胃就是个铁胃,吃好吃的一丁点儿毛病没有,结实着呢。”
一边说着,一边又抓起来一块儿萝卜丝儿饼,就手忙脚乱地往嘴里塞。
李荞麦看着她那着急忙慌的样子,眼里闪过一道不屑。
不过却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招呼姜英秀帮忙,把蒸好了的萝卜丝饼,一块儿一块儿都放到案板上。
这样敞开着放一阵儿,等着把水汽晾干,就可以放进面口袋里,给知青团送去了。
其实宋三斗把这个活儿交给老姜家和老何家,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一种照顾熟人的姿态。
然而最关键的一点原因,却是因为这两家,都是人口很多的大家庭。
有足够的人手、工具,和锅灶,短时间内做出大批的干粮,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次来的知青团,人数着实不少。仅分到杨树沟村的,男女都算上,就有总共十五个人呢。
据说公社前不久刚刚给各个生产大队都开了会,让好好招待这批志愿支援北大荒的知青,不能抱团欺负人家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外来户。
当然了,因为知青们以后都要扎根在村里了,甚至连户口和粮食关系,也都一块儿迁过来了。以后不管是劳动、还是吃饭,都得跟村里人,一样待遇了。
不过,为了表达对这些舍弃了大城市里的优越生活,怀抱一腔热血和激情,投身到祖国的边疆建设中来的有志青年、兼文化人的欢迎态度,县里特别批下来了一大批粮食,作为知青的口粮。
而且这个政策,会持续不止一年。
所以前面也提到过,有些村民因为大队决定给知青们单独建立知青点,而感觉十分不爽——倘若让知青住到个人家里,多少也能刮连点油水啊!
既然县里、公社,都明确地表达了欢迎的态度,那么杨树沟村生产大队,当然不能落后。
宋三斗跟几个大队干部开了个小会,商量了一下,决定从两件事入手。
其一就是给知青点的建筑升升级。
当然,地窨子还是地窨子,只是外围的栅栏加固了一遍,而且地窨子上的棚顶上苫的茅草和堆的黑土,都又给补了一遍。
其二就是考虑到知青们初来乍到,很大可能会不适应用东北这嘎达的土灶,而知青们从家里带出来的干粮,又肯定支撑不了多久。
村里就决定,要先垫付一小部分粮食,让老姜家和老何家的巧手媳妇儿们,做成耐储存的干粮,等知青到了就给他们按人头发下去,好让知青们有个缓冲和适应的时间。
何家那边准备的是些啥,就不清楚了。
姜家这边做的贴饼子、窝窝头、野菜团子、三合面萝卜丝饼、黑面馒头、苏子叶饽饽什么的,全都摊开在案板上。
左一摊右一摊地,摆着放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直到晾干了水汽,才分门别类地、一样一样都装进了布口袋里。
姜家人其实也用粗粮替换了一部分细粮出来,但是姜家人到底还是比较有良心,替换的部分并不算太多。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干粮的成品,形状规整、大小一致、模样精细,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