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脸上还裹着纱布的孙策,周瑜迟疑了一下,道:"主公,你身体还未曾痊愈,此刻兵发江夏,是不是……"
孙策摆摆手道:"我的伤不碍事,现在刘泽图谋荆州,我们万万不可让他抢了先机.公瑾,柴桑那边准备的情形如何了?"
周瑜道:"虽然时间上仓促一些,但旬日之内出兵还是没有问题的."
孙策点头道:"好,水军方面的就有劳公瑾了,你即刻赶回柴桑,准备出兵时宜,十日之后,我亲率陆军兵出皖城,公瑾率水军出柴桑,水陆两路,直取江夏.此次定当直取黄祖首级,以祭先父在天之灵!"
┄┄┄┄┄┄┄┄┄┄┄┄┄┄┄┄┄┄┄┄┄┄┄┄┄┄┄┄┄┄┄┄┄┄┄┄
徐州.下邳城.
在下邳城内,有两座王府共存一城,这在整个大汉朝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观.在下邳旧城之中座落的是下邳王府,占地极广,亭台楼榭,鳞次栉比,极尽奢华.从下邳王府往南,穿过旧城的城墙,在新城之中,座落的是靖王府.相比与下邳王府,无论规模还是气势,靖王府都要低调的许多,但却是全体徐州人仰望的中心.
只要是在下邳城呆过的百姓,都知道靖王府就是原先的州牧府,除了在去年建安四年的时候换过一个牌匾之外,就连一块砖瓦都没动过.
刘泽回到徐州之后,诸位臣僚除了道贺之外,首先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新建一座靖王府,简雍等人甚至都已经绘好了草图,气势和规模都远超过下邳王府.刘泽付之一笑,他根本就没有新建王府的打算,原先的州牧府就建得挺好的,何须再劳民伤财.要说到钱刘泽还真不差钱,比原先大了三倍的下邳城都建起来了.何况再建一个富丽堂皇的靖王府?刘泽没有新建府邸的打算,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摆那个阔绰根本就不需要,自己虽然钱多.但真正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好钢用在刀刃,钱多花在正途上.
于是,州牧府的牌匾换成了靖王府牌匾,府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维持着原样没有动.
虽然靖王府的建筑未动,但刘泽对原先州牧府的班子却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按照惯例,刘泽进位为王,自然就拥了开府的权利.另外刘泽还身兼着徐扬二州州牧,刘泽便干脆将二者合二为一了,仅仅保留了州牧的名头,撤消了州牧府的机构,将原来州牧府的诸曹从事都并入到了靖王府的机构之中.
一般诸侯王的王府.设王傅,郎中令,仆,治书等官吏来佐理诸侯王的日常生活,由于诸侯王是不得干政的,所以王国的另外一套以国相为首的行政体系并不受诸候王的辖制.刘泽名义也是一个诸侯王,但他身兼州牧之职,自然与别的诸侯王不同,于是刘泽便将靖王府的行政管理机构来了个彻底地大变革.
刘泽直接起用了隋唐以后的三省六部制,设了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虽然在名称相同,但在实质上却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刘泽的三省之中,中书省负责律法和政令的起草和修改,门下省负责监察和司法,尚书省则是行政执行机构.可以说,刘泽的三省制度,已经初具有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雏形,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制衡.
尚书省总揽行政大权,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尚书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工,商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主管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诸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诸事,商部主管工坊,商务,贸易诸事.
与隋唐以后的六部不同的是,六部之中没有设立刑部,依具司法独立的原则,刑部的狱讼,司法,审判的责权归属于门下省.商部则是刘泽专门新设立的部门,类似于汉代大司农属下的平淮令,而九卿之中的大司农的职权则与户部基本上是等同的,刘泽将商部提升到了与户部并列的地位,足以见其到工商业的重视程度.
每部设主官尚书一人,副主官左右侍郎各一人,每部下设四司,司主官称为郎中,副主官为员外郎,属官有主事,令史等.
同时刘泽也启用了新的官员品阶——九品官制,将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每品设正,从两级,一共是十八级,为了与汉代官制衔接,刘泽规定了新旧官职的互换等同,万石为正一品,中两千石为正二品,真两千石为正三品,两千石为正四品,比两千石为从四品,千石为正五品,比千石为从五品,六百石为正六品,比六百石为从六品,四百石为正七品,比四百石为从七品,三百石为正八品,比三百石为从八品,两百石和比两百石为正九品,百石为从九品,百石以下的斗食,佐史为未入流,不在九品十八级之内.
由于原先徐州的官员最高的是刘泽的中两千石,而此次刘泽晋封为诸侯王之后,地位陡然提升,又在万石之上,其下所有的官员职位都未超过两千石,此次设定的九品官制,两千石等同于正四品官,所以其后众官吏官位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一品官不予轻授,非功勋卓著者不可当之.尚书省的最高官职为尚书令,职正二品,此次刘泽自己担任了尚书令的职务,由贾诩和简雍分别出任左右仆射,职从二品.六部尚书皆授正三品官职,吏部尚书由孙乾担任,户部尚书由简雍兼任,礼部尚书由国渊担任,兵部尚书由糜竺担任,工部尚书由陶商担任,商部尚书由糜芳担任.
刘泽本人身兼徐州牧扬州牧的的职务,但他分身乏术,根本就管理不过来,所以在靖王府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