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942风起南洋>第119章 准备和底线

一场战役不是那么简简单单一两天就能结束的。

先锋军一向喜欢突袭,对手又弱,所以战斗时间短,却也得花费好几天来收尾。准备时间更长,一场小规模战役下来,从头到尾也得一个来月。

德国人在东线准备给苏俄人的大坑现在还在填土,准备了近半年的大剧到现在才刚唱完序曲。

日本人进攻英帕尔的战役,从年前就开始准备了。确切的说,从日本南下前的进攻计划中,就有西进印度的计划。只是后来进攻澳大利亚和进攻印度的战略目标一致不明确,争执不下,才使得进攻印度的计划暂时搁浅。直到受到密码泄露的影响,才有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准备。

准备时间就有小半年。而从缅甸一路向英帕尔进军的这一路,也已经耗费了近两周时间。

一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大自然,近10万大军,日行10公里,已经算是快了。

这一路根本没法像阿拉干区域那样快速突袭,那边起码还有英印军开出的道路,英帕尔这边却需要日本人自己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英印军也不会让日本人太过轻松,一路上总有小规模拦截部队。英国人在华缅印战区的空降远程突击队才刚刚成立,还不似44年那么强大,甚至可以直接截断日本人后勤补给线,现在也只能是稍稍骚扰。

大规模的拦截在英帕尔周围高地匆匆布置的阵地上。距离英帕尔远的地方,英印军也无能为力了,真要远距离拦截,就失去了后勤补给的便捷,跋涉在丛林中,跟日本人一样的处境,甚至比日本人更糟糕,现在的制空权还在日本人手中呢。

有了制空权的优势,后勤补给线也不会遭到美军战机的轰炸,日本人的粮食供应一直没有断绝,只是在后勤补给不及时的时候饿了点肚子,却没有日本士兵真的去啃草。

丛林还不足以让他们元气大伤,出现在英印军防线前的只是一支有些疲惫困顿的军队,依然保持着凶悍和残忍。

重炮和坦克装甲没有运上来,日本人的进攻就已经开始了。

在渡过钦敦江后,日本人还是分三路进攻。

第15军下辖师团成了第15师团、第31师团,还有第55师团,在确定进攻印度的任务后,又从第56师团和第18师团各抽调了一个支队。

因为第33师团正在南边攻向吉大港,现在攻击英帕尔南线的成了第55师团,第15师团攻击北路,第31师团还是正面攻击。

少了一个联队,对修整了几个月的第55师团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尤其对面的英印军防守部队实力更衰。

1944年大势已经倒向盟军的时候,就连闹腾的印度人都开始服软了,英国人更是可以抽调非洲甚至本土的力量来防御印度。现在提前了一年,形势大为不同。此时守在英帕尔的只有三个师,当初从缅甸退下来的英印第17师和英缅第一师残部算一个师,支援而来的印度第7和第20步兵师。

第14英印师被击溃,第5步兵师和第7装甲旅支援吉大港了,被牵制在吉大港附近回不来。

此时美国人也不敢抽调运输机帮着运送兵力,英国人只能冒着日本人的轰炸,从陆地支援上来。印度人此时闹腾的正欢,大量英印军队正散布在印度各地,弹压一"bo bo"的反英浪潮,最终支援也有限。

从吉大港方向的援助已经被卡住,此时第55师团攻上来,仅仅两天就击溃了英军安排在比辛布尔地区的一个旅,封死了英帕尔南边的通道。与此同时,第15师团也攻陷了密宣,封死了北边科希马支援英帕尔的通道。时值4月23日,日军距离英帕尔不足20公里,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

“我们得做好英帕尔失陷的准备。”赵易不看好英印军的抵抗,至少不看好英帕尔的结局。

据他所知,驻印军已经在某份老蒋的电文中,明确提出不会出手相救,只愿防守科希马,守住雷多,还能维持住运输通道。只靠英印军的三个师,谁也不看好。连英国人自己也不看好,在某一封电文中,甚至做出了放弃英帕尔的打算。

“英帕尔失陷,牵扯太多,不知道会不会让国内更糟糕?”蝴蝶翅膀一扇动,谁也不知道会引发多大的变化,李衡只能感慨道。

“美国援助的物资现在对国内作用并不是至关重要的。你问一问老叶,驼峰航线上运的都是什么物资?”赵易指了指叶关笑道。

“美国这一年不断在国内派遣人员,陆航从无到有,油料和零部件基本都得从驼峰航线补给。现在驼峰航线一多半的运输量都是为美军陆航服务,当然美军陆航也守护了国内的天空。美国援助物资在被英国人截留了大半后,剩下的还被史迪威扣住用于装备驻印军,只有少量武器补给送到了国内,更多的是弹药。只要看看后世的统计,43年和44年美国援助还不足一亿美元就知道美国人在这两年的援助寥寥,更多则是集中在45年以及战后。”叶关翻看了一下口袋里掏出的一个小黑本本,说道,

“国内的武器弹药现在基本都是自己生产,已有的美援集中在42年滇缅公路没被切断时。现在驼峰航线运送的物资里,对国内帮助最大的就是药品和医疗器械。当然美援给老蒋的美金和黄金,老蒋并没有合理运用起来,否则通货膨胀也不至于那么大。”

“这么说即便是驼峰航线断绝,国内也影响不大了?”李衡一听就明白,稍稍放心。

“只要国内


状态提示:第119章 准备和底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