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份起,运送往先锋军的空运物资份额也超过了1千吨。
赵元任离开家人在先锋军人员的陪同下,先来到了先锋军的地盘上参观一下,若是不合适继续回美国。
谁知来到先锋军的地盘上参观了一圈,和赵易三人交流一份后,他动心了。
他心中依然放不下普通话的统一,可惜最后更是被战争打断,无法再继续。国人生存尚艰难,哪有时间有精力学什么普通话?
相比国内的政局,先锋军的一些理念和潮气蓬勃的发展前景还是很适合做一番事业,最关键的是有最高统治三人组的支持。
“语言需要统一起来,避免影响和妨碍日常的交流,我们必须大力推广普通话。”赵易对这一点很坚决。日常中,语言已经影响到了军令的传达。
“那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赵元任一开始也不会轻易相信赵易的承诺,先试探道。若普通话就是赵易三人所说的京都话标准,他待着也没有太大劲头。
“普通话必须以京都音为干,否则不利于以后和国内的交流。”赵易提出的第一条要求就让赵元任有些沮丧。
但赵易不会在这上边让步,他可以改良普通话,却绝不会重新创造一种语言。或许新语言更优美,但语言不同,就有了隔阂,不利于未来华夏民族的统一。
赵元任也明白,就连江南都抛弃了老国音,选择了京都音,国内京都音已经是大势,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就连南洋地区的官话,也是以此为准较多。
“普通话还需要符合音乐之道,既要符合声音科学和人体发声科学原理,又要传承历史,体现诗歌平仄之美。可以此标准纠正京都音的不足。”赵易的第二条要求较多,却让本来有些意冷的赵元任心中一热。
作为一个语言学家,又是一个音乐家和物理学家,他更明白语言的音乐之美,民国时期贯通中西的大家们也更能把握历史传承的脉搏。
“说不定什么时候,说话就像唱歌一样了。”叶关的玩笑话很让人心动。
“优秀的传承不能丢,不能人为的制造文化断层,让我们将来再难汲取到华夏数千年的文明精华。”后世对华夏本土文明的探寻让李衡这样的理科男都反对全面的西化。
“第三,我们希望新的普通话能汲取历史各时期的官话精华,照顾到南北各地的一些语言习惯,不要人为制造巨大的语言沟堑。”赵易再道。
赵元任微微点头,这至少不是外行的胡乱指挥。
赵易又列举了几条要求,其中还有赵元任不理解的
“李方桂先生已经在各地考察我们行政区内的语言使用情况,好为以后的普通话方案的制定和推广做一个参考。”赵易提了一句。
为了普通话的推广,赵易在国内还请了几十位专家。语言、文学、历史、音乐等各方面专家都有,甚至还有马大猷和魏荣爵等声学专家。在战乱时期,他们的一些研究暂时无用武之地,就算他们不愿意长留在先锋军这里,跟先锋军的短期合作还是不错,至少先锋军给足了薪银,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和尊重。
“我试一试!”面对这样的挑战,在赵易答应全力支持后,这位施氏食狮史者最终还是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