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国的首都张灯结彩,就像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远征军出发了。大帝国的统治者坚信,只要平定了库吉特游牧民之乱,大帝国就有喘息之机。
尽管诸多老臣一再上表劝谏,说北面的海岸线才是最应该收复的,即便是要“平叛”也该有个先来后到,等把诺德人驱逐出卡拉迪亚大陆,收复罗多克山区之后,再深入草原不迟。
很多战功赫赫的大贵族、大将军也纷纷上书,要求先平诺德,比如哈劳斯家族和哈伦哥斯家族。理由是他们找出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诱敌深入。
他们的战争策略是通过诈败,把诺德人主力部队引诱进中部大平原,而后用重骑兵把这群北方蛮子踩成肉泥。
末帝鄙夷一笑,充满嘲讽地问道:“为何要把战火引到厅堂之内,而不是拒敌千里之外?”
两大骑士团——哈劳斯家族和哈伦哥斯家族解释说,北部沿海地区,净是湿地沼泽,河流密布,不宜骑兵作战,反倒是利于擅于驾舟行船的诺德人。
然而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末帝不再相信大帝国的两大主力骑士团。他更不信任懦弱不知兵事的文官。
他向满朝文武解释说,无论北伐诺德、还是东征维基亚,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而大帝国目前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来自对草原游牧民的剥削、压榨,就连帝国中的一部分“骑士”,也是雇佣的库吉特族人。
因此,库吉特游牧民的反叛,直接动摇了大帝国的根基,让大帝国陷入无钱无粮无兵的绝境。
大帝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重新征服库吉特游牧民。这是基本国策,岂能讲究什么“先来后到”?这是文官的迂腐和武将的不负责任!
朝堂上,末帝对文官集团和大贵族武将集团一顿严厉地训斥。满朝文武是敢怒不敢言。
退出皇宫之后,哈劳斯家族和哈伦哥斯家族的族长,进行了一次私下的秘密接触,两人在国运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见解——大帝国将要灭亡了!
两人密谋,要保存家族实力,“以观后效”。
远征军出发的时候,两大家族出工不出力,数次找借口拖延发兵时间。最后,远征军实在等不起,于是在没有这两大骑士团加入的情况下,孤军深入,远征库吉特草原。
就像在动员誓师会上说的那样,他们的队伍彻地连天,从头看不见尾。他们的旗帜招展,就像天边的云朵。
茫茫的大草原,就像无边的大海。除了这支远征军,地面上只有过膝的野草;天空中只有云彩,连飞鸟都望不见。
等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来的时候,远征军才发现,在目力能及的范围内,空旷旷的连棵遮阳的树都没有。
最要命的是,他们没有当地人做向导,连水源都找不到。
队伍中的库吉特族斥候兵主动提出来,要去四周寻找水源。军队的统领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但必须分批前往。统领是担心他们叛逃。
最终,部队统领找来一对儿库吉特族亲兄弟。兄弟两人同时在军中受雇。
统领说,留下弟弟做人质,让哥哥去寻找水源。如果哥哥不能在天黑前返回,就处死弟弟。
大军于是就地驻扎,等待库吉特哥哥的消息。
库吉特哥哥轻装简从,骑着快马,消失在茫茫草原中。
傍晚,哥哥回到军中,告诉统领一个好消息:就在大军正前方,有一片湿地绿洲,那里是牧民们取水的地方。
统领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见他身上和马匹身上并无半点水迹,也不见他用牛皮水壶装盛饮水回来,于是断定他在说谎,要把他们兄弟二人斩于阵前,以儆效尤。
口干舌燥的部将们赶紧劝阻,为库吉特兄弟俩求情,说未见敌情,先杀己方士兵,恐动摇军心,况且,杀的还是库吉特族人,更会使军中库吉特人离心离德。
库吉特人哥哥也急忙伸冤,说那水源离自己还有很远的距离,只是自己担心误了行程,以至弟弟被杀,这才急忙返回。
统领这才饶恕了库吉特兄弟,命令他们天亮之后就在军前带路,如果找不到拿出水源,军中所有库吉特族士兵,与之陪葬!
就如这个远征军统领一样,很多大帝国传统旧贵族,都很轻视库吉特人,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野人,严格来讲,他们根本不是“人”,只是比猪牛羊等牲畜略微高级一点的牲口。
雇佣库吉特人参军,也是大帝国兵源不足的无奈之举。虽然同在军中服役,库吉特族人也很难得到足够的尊重,军队长官们把他们当成猎狗,认为他们只能进行一些侦察活动,看清敌军数量和方位后,冲锋杀敌的工作,还是要由他们这些真正的“骑士”来完成。
除了侦察敌情,类似于站岗放哨的工作,也是库吉特人的专属工作。
而一旦军队要撤退的时候,库吉特人就被安排“断后”。
大帝国军中的库吉特族人,拿着最少的薪水,却做着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导致他们的减员折损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大帝国又从来不肯向他们的家人支付抚恤金,还说他们为大帝国捐躯尽忠,本身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甚至,有些愚蠢的大贵族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来“消灭”库吉特人,才是征服草原的最好办法。如果游牧民都死绝了,那就不存在游牧民问题了。
这些不公正的待遇和苛刻的条件,丝毫没有阻挡库吉特人从军的热情。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