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朱由榔听得津津有味,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得出,四人对国家大事还是十分关心的,也有几分见解,并非只会夸夸其谈,只会死读书之辈。
明朝朱元璋开八股取士,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五经,而考生必须依据“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毅梁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依照固定格式书写。考官又只依靠八股技巧评判文章好坏,学子为了登入仕途,非过会试这关不可,要过会试这关,非过八股文不可。
因此考生不得不把大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八股文上,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很多人即使中了进士,当了官,往往毫无实学,不知如何治理地方,只有少数聪慧之人在掌握八股技巧之后,涉猎经世致用之学。
许久,张琦扬起双拳猛地砸在桌上,震得桌子“砰砰”作响,连酒杯都被震倒,酒水撒了一桌,愤愤道:“真不知朝廷诸公在做什么?”
薛泽宇嗤笑一声,侃侃而谈道:“无能之辈窃据高位,朝中衮衮诸公不思为国分忧,只知党同伐异,地方贪官污吏横行,每逢水涝旱灾,不思赈济灾民,只知纵情享乐,致使民不聊生,国事糜烂。闯贼只一句均田免粮,骗了多少农民加入其中,朝廷诸公又做了什么,继辽饷、剿饷加派以后,一直加派练饷,最后不全都落到农民头上。身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对此竟能够说出‘无伤也,加赋出于土田,土田尽归有力之家,增银三、四钱,稍抑兼并耳’的无耻之言,他这是在逼农民不得不从贼,朝廷又如何能消灭闯贼?”
徐道君闻听薛泽宇讽刺朝廷诸公,连已故杨嗣昌都被他扁贬得一文不值,瞥了一眼旁边的朱由榔等人,咳嗽了一声,提醒他旁边还有人,道:“薛兄,你的话太过了。朝中固然有小人作祟,但还是有不少正直的大臣。况且杨尚书......”
只是不等徐道君说完,朱由榔“啪啪”鼓起了掌声,起身朝薛泽宇他们走去,难得能听到一个敢于直言痛斥朝堂上那帮弄权之人,大声夸道:“这位公子说得好,字字珠玑,针针见血!”就凭薛泽宇能够如此清楚百姓疾苦,知晓加饷之害,敢于说出来,绝对算是一个人才了,大明有几人能说出如此之言。
朱由榔的声音很大,四人齐齐望着缓步而来的朱由榔,面露异色。有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薛泽宇内心还是十分欣喜的,站起来,礼貌问道:“不知这位兄台是?”
“在下木郎,”朱由榔爽朗回道,“刚才无意中听到兄台一番妙言,说出了在下心中所想,一时没忍住,还望勿怪!”
薛泽宇不拘一格,哈哈笑道:“哪里的话,能在这里遇到一个志同道合之人,是你我的缘分,何来见怪之说!”
说完,他邀朱由榔一同落座,分别介绍了他的三个同伴,张琦、徐道君、刘进虽诧异突然冒出来的朱由榔,但见朱由榔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也是表现的彬彬有礼。
落座后,薛泽宇双目炯炯盯着朱由榔,迫不及待道:“不知木兄如何看待大明形势?”
“薛兄还真是急性子”朱由榔调侃了一句,然后正色道:“诚如几位刚才所说,大明的形势并不乐观,外有鞑虏频频叩关,内有闯贼、献贼肆虐,朝廷一直两线作战多年,国库早已空虚。再有吏治败坏,文官结党营私,疯狂敛财,对百姓敲骨吸髓,流民遍地。说是千疮百孔,也不为过!再不下一剂重药医治,大明亡国就在眼前。”
“嚯!”张琦、徐道君、刘进三人闻听朱由榔一番言论,吓得他们倒吸一口冷气,这位比薛泽宇还敢说。他们和朱由榔可不熟,只感觉朱由榔胆子太大了,他们平时也常常评判时政,但当众诅咒大明亡国,借他们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说出大明亡国的话。三人对视一眼,打心底里认为朱由榔疯了,就想拉着薛泽宇远离这个人。
朱由榔的观点惊人骇俗,薛泽宇眉头一皱,驳道:“木兄,言过其实了,虽说闯贼占据了陕西大部,献贼肆虐川蜀,鞑子控制辽东半岛,形势的确不容乐观。但我大明江山两京十三省犹存,幅员辽阔,无论是鞑虏还是闯贼所占据的不过是贫瘠之地,人口和钱粮都十分稀缺,何来亡国之说?”
朱由榔并未因此而轻视薛泽宇,即使李自成占据了北京,大明的官员还幻想着划江而治,从未想过大明亡国的可能,更不要提现在了,耐心说道:“论地盘的话,我大明的确十数倍闯贼、鞑子,但是土地再多,也要能守住才行。朝廷既无可战之兵,又无饷银,拿什么抵挡闯贼和鞑子的几十万大军。”
薛泽宇不服硬撑道:“朝廷还有山海关吴三桂手下的关宁铁骑,左良玉麾下二十万大军,怎说朝廷无可战之兵呢?”
朱由榔摇摇头,似笑非笑看着薛泽宇,道:“不可否认关宁铁骑的确是精锐之兵,但人数不过数千,如何抵挡数十万大军;至于左良玉和他麾下的二十万大军,薛兄不知道左良玉为人吗?”
薛泽宇当然知道,左良玉纯粹就是个兵痞子,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骄横自恣,在朱仙镇大败于李自成之手后,如今拥兵自重,俨若一个军阀,他麾下大都是乌合之众。只是他心里接受不了朱由榔的观点,他从小聪慧过人,又有名师指导,朱由榔稍加点拨他便察觉出了其中的重点在于军队,正因为了解大明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