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平淡为官>249.银行

“正是银行,臣任门下侍郎以来,一直在三司使衙门学习、请教我朝之盐铁、度支制度,在闲暇时间,便经常会到集市上去逛逛,算是放松心情,而在这些集市上,经过臣的观察发现,来往于京师的各地商人们,大多都需要从很远的地方将货物运送过来,然后到京师变卖成钱财,然后再将钱财运往家乡换成货物,如此循环往复,便是绝大多数商人的经营之道。

这在臣看来,实在是太过辛苦了,臣就一直在想,能不能够有一种办法让商人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呢?毕竟臣之改革,主要涉及的方向,便是工业和经济的改革,既然如此,为商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交易方式,便是臣必须要做的事情,基于这一点,臣便想出了银行,通过银行,商人们完全可以将运送到京师的货物所变成的钱财,直接存进汴京的银行之中,然后拿到一张钱款的银票,随后只需要拿着这张银票,便可以直接回自己的家乡,到当地的银行换成银子,这样一来,不就方便了贸易往来么。

并且通过这些商人们所存的钱,他们一来一往,其间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差,利用这一个时间差,银行还可以开展贷款、投资等业务来赚取丰厚的利润,除此之外,银行还可以开展存款业务,来让富商巨贾们将钱存放到银行之中来赚取利润,这样一来,依臣来看,只要施行得当,必然能够在短期内赚取到大量的金钱,以供改革之用。“

建设银行,尤其是官方银行,这无疑是一件无本万利的事情,拿着别人的钱,然后钱生钱,这便是金融的本质,也是为什么银行家在商业界的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徐清虽然不懂其中的门道,可是基本的银行架构他还是十分清楚的,并且对于银行的暴利,也是心知肚明,即便是十分粗糙的银行制度,只要能够施行下去,所能够得到的金钱,必然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赵祯看着徐清递上来的奏折很是仔细,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银行这个东西,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当,等到他通篇看下来之后,则不得不为徐清的奇思妙想感到钦佩,这种银行的模式,非常像京城里固有的银庄,只不过相比起银庄来说,这所银行是由国家控制的,并且盈利模式也要更加丰富许多,这让赵祯感到很是心痒痒。

作为大宋帝国的皇帝,他很清楚这个国家到底有多么的富有,若是银行真的能够建立起来,必然能够日进斗金,可是赵祯的心中也有疑虑,自古以来,商人便是细枝末节,饱受争议的工作,而现在,为了他们开办银行,先不说民议如何,单是商人们愿不愿意加入进来这件事,赵祯就有些拿不住了。

那可是要他们把钱从自己的口袋里送到别人的口袋里啊,赵祯对于那些银庄也有所了解,其中绝大多数有一定规模的银庄,大多数都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当家了,第二代当家的几乎非常少,而第一代便把银庄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则基本没有,从此也可见,想要别人把钱放在自己这儿,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其间,双方的信任是必须要非常牢靠的。

而这也是赵祯最没有自信的地方,朝廷对于百姓绝对称得上是天,可对于商人来说那可就不一定了,毕竟对于商人来说,往往跟朝廷反着干,才是最能赚钱的,就像北宋要攻打西夏之前,必然要禁止商业贸易来阻断西夏的贸易收入,往往这个时候,西夏国内的茶叶、丝绸的价格就会飙升,达到往日的五倍,甚至十倍,这对于商人来说,简直是死了都要做的生意,至于朝廷的禁令,则是必然会被忽视的。

这就是朝廷与商人之间的关系,数百年来基本上就是如此,现在想要让他们把钱存进朝廷开办的银行之中?赵祯还真不敢肯定的说这事一定没问题,所以对于徐清的自信满满,赵祯不由有些存疑,他问道:”徐卿,商人惧朝廷日久,现在让商人们把钱从银庄中拿出来,存入国家开办的银行之中,此法,可行么?“

“当然可行,陛下口中所谓银庄,臣也曾经走访过,根据臣的观察,其中绝大多数银庄,都是以赚取手续费和存款费用来达到盈利的目的,除此之外,便只有拿钱投资地产、商铺等一类方法来敛财,而银行则不同,通过这些筹集上来的资金,完全可以形成另外一种盈利方式,比如说贷款,将钱财以贷款的形式放给需要金钱的商人,然后按照时间期限来收取利息,依托朝廷的力量,想要不还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另外银行还可以发行新的货币来赚取利润,现在我朝所使用之货币,大多数为铜币,其面额太小,对于商业来说,实在是有所阻碍,陛下完全可以从市面上买进黄金和白银,然后将他们熔铸成银币和金币,这些金币和银币就可以变成新的货币,而这项功能,则只有银行可以使用,陛下便获得了金币和银币制造的垄断权,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方便商业贸易的往来,还能巩固国家的执政基础,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之策么。

至于盈利的模式,除了印币和贷款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银行的钱来成立国家项目,然后让商人们进行投资,以股份的方式来分取每年的利润,这也是赚钱的一种方法,这样一来,我们就完全不必像银庄那样依靠收取手续费来赚取钱财,只需要用其他方面的利润来弥补就是了,手续费自然而然也就能够降低了。

商人即便忌惮朝廷所


状态提示:249.银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