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毕昇的这番解释,徐清的大脑便快速运转了起来,这个价格,他是绝对接受不了的,按照赵祯的意思,一年也就拨一百万贯左右的钱,要是一本书就要一贯的价格,那么一年最多也就卖一百万本书,这听起来好像挺多的,可全国的徐清祠和新建的图书馆加在一起,已经有大约一万五千多所,有的大到可以容纳三十几人同时在里面阅读,小的也是一个站点可以让三四个孩子在里面抄写,其中图书馆规模的大约在七百家左右,大部分都在城市中,而剩下的一万多家则广泛的分散在农村之中,这么多的图书馆、图书站,一百万本书撒进去,一年一个图书馆也就七八十本左右,这又哪里够用。
况且这还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要搞图书馆工程,除了要有书以外,还要有人来保护图书馆里的藏书吧,就算一个图书站雇佣一个人,一个图书馆也只雇佣三四个人,这些人一年的工资,最起码也需要二十万贯左右,这还是以最低的薪酬来算的,雇佣的大多是年老者或者是妇女,就这样,还得花那么一大笔钱,这笔钱一减去,一年能买的书也就六十几本了。
可这还没完呢,除了要有人以外,图书馆里还得有笔墨纸砚吧,毕竟建立图书馆的目的是让穷困子弟读上书,可这些穷困子弟除了读书之外,每天还要耕地呢,住在城市里面的人,则要早早的在十二三岁的时候便进了工坊或者是在哪些家庭铺子里打工了,又哪里来的时间可以每天来回生,也根本不可能会有钱买得起笔墨纸砚,这些东西的价格,对于这些家庭来说,是根本负担不起的。
为此,就必须要为他们准备好笔墨纸砚,让他们可以在图书馆里把书本给抄录下来,回家以后再慢慢品读,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的将这些宝贵的知识,传递到整个国家之中去,为此,每年大概就需要花费三十多万贯的钱财来买这些东西,这还是最低的价格了,当然,用出去的这笔钱,徐清会让这些抄书的学子以在图书馆教课来换取手稿费用,这样一来,也可以让乡村读不起书的孩子们,可以多多读书,一举两得,所以这笔钱,也就是必须要花的了。
换言之,请人的二十万加上笔墨纸砚所需要花费的三十万,能用来买书的钱也就只有五十万贯了,一个图书馆平均下来大约三十五本到四十本左右,这又哪里够呢?所以必,唯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把知识足够全的传输到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孩子中去,徐清想了想,不由说道:“那如果我们自己造纸,价格会不会降下来?“
“自己造纸?那应该能省掉运输费用,可价格也最多只能降低一两文钱左右,并不能改变太多的。“毕昇听到徐清这个提议,不由跟几名工程师一起在图纸上计算起来,最后给了徐清一个结果,徐清听过之后摇了摇头,几文钱的价格,这可不行,他说道:”毕昇,你跟你的团队先做着,把《论语注解》先印出来刊行我来想办法好了。“
“是,大人。“毕昇看着徐清,点了点头,心中不免有些好奇,徐清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纸张的价格降下来,其实徐清也没什么好办法,他只是觉得这个价格有些接受不了,想要降低价格而已,至于怎么做,徐清可不知道,发明创造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得有恒心才是。
离开了新开的印书局,徐清的大脑便思考起来自己应该如何降低纸张的价格来,首先,纸张的价格之所以贵,跟它的原材料有着很大的关系,此时整个宋朝所用的纸张,大部分都是用木头为原材料的,其中桑皮纸、楮皮纸最有代表性,也因为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非常贵的,如果想要降低纸张的价格,从原材料下手,显然是一个好主意。
“除了木头以外的原材料,既要便宜又要量大,这样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呢?“徐清用手撑着脑袋坐在车子,思绪不停的翻涌着,可想了很久,脑袋里还是没有什么头绪,到最后,干脆把这件事放在了一旁,从旁边的柜子里抽了张纸出来,放在了自己面前的小柜子上,拿着旁边的毛笔便直接手写了一道命令,让科学院立即组建一个新式纸张发明小组,从科学院的经费中出,要在三个月内,立刻找到一种新的材料来代替木头制造纸张。
下达这个命令之后,徐清的心中也是十分的忐忑,对于古人的智慧他从来没有丝毫贬低,可是发明创造这件事,据徐清所了解,在宋代好像并没有什么关于纸张的创新发明,自己现在让他们去做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行,徐清也很是不敢确定,不过没办法,他能做的也就只有尽力而为了,谁叫他来之前不是个学化学的呢。
乘着牛车,徐清一路来到了位于新城的大宋银行总部,对于这里,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上两次左右,早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一下马车,在职的经理便站在了徐清牛车门外,等候着他的光临,跟着这位经理往里面走去,口中则是一边寒暄,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
之所以徐清会有这样的态度,当然也是因为银行在这几位经理人的带领下,干的确实不错,自己只是提出了几条关于融资、投资、股票、上市公司等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