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工业化之后,皇室也没有成为工业化的拦路石,反倒是大力支持工业化的发展,并且在学校和公共项目建设上也是踊跃参加,这些种种的行为都让皇室在百姓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威望和声望,再加上如今的中国毕竟还是帝制的时代,晚清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总共也得花了七十二年的时间。
这还是在外有列强入侵,各种各样新文化进入中国的前提下,这才用了七十二年的时间才推翻了帝制,而如今的宋朝,文化繁荣,科技昌明,经济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想要让他改变帝制为共和制,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像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作为一个曾经日不落帝国,你能想象到他改变自己的国体么,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即便发展到如今,也是君主立宪而已,就是因为英国的王室在工业革命的道路上是做出贡献的,且英国在这条路上也走通了,成功了,这样你就很难再去改变他的体制了。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法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他的工业化进程显然是十分缓慢的,再加上法兰西王室的统治**,所以最终法兰西变成了共和国家,可其中总共经历了三次复辟,一次拿破仑登基,前后总计达百年的时间,才真正把法兰西塑造成了一个共和国,这中间又花费了法兰西多少的精力,宋朝就更是如此了,帝制在中国早已经是根深蒂固,想要改变并不容易。
同时宋朝皇室在改革中也非常的友善,同时还把大量的权利交给了官员,让他们来执政,这也让知识分子们对于皇室充满了好感,在这种状况下,想要废除皇室,恐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估计现在若是做一个统计,想要保留皇室的大概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宋朝的官员们也没有新要推翻皇室,甚至在徐清的想法中,皇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精英们虽然能够治理好国家,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些士大夫们能够一直同心协力呢,若是未来陷入了党争,陷入了为反对而反对的状况之中,整个国家也只会继续糜烂下去,这个时候,有一个皇帝能够来制约朝廷的这种风气,无疑是非常好的,而且帝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作为传统的继承者,皇室的存在,可以更好的保存中华文明的文化,这无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强国,自然不需要去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只有别国来学习宋朝国家经验的情况发生,在这个时候废除帝制也是十分不明智的,首先便是殖民地的土著们,他们的思维大多还停留在农业时代,若是宋朝变成了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或许他们也会很难理解,同时帝制的取消也会让爵位、贵族等制度取消,这可是维系殖民地统治的总要依据啊。
数十万的殖民地土邦贵族手里拿着宋朝的贵族头衔,还有上百万的参战士兵手里拿着宋朝的勋爵,若是这个时候取消,又应该怎么安置这些殖民地的土邦们呢,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今的制度已然建立,想要改变,无疑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谁也不会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吃力不讨好,又何必花费精力去做呢。
至于还有一位宰相,则是并没有支持毛戡鉴的建议,这也就是徐清内阁之中唯一的一位保守派了,作为整个保守党的领袖,他自然不可能做出完全支持的姿态,但这一次毕竟与往常不同,是与皇帝争权,徐清为的也是整个臣子的权利,所以尽管没有像其他几位宰相那样**裸的支持,但也是含蓄的表示了,静观其变的意思,而静观其变是什么意思,想必看得懂的人都懂,那就是再等等看看。
赵昕看到他这句话,心里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按照现在的移民速度,估计要不了五年的时间,新大陆的人口就能突破三百万,到时候自己若是想要再改制,这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而现在若是自己选择停步,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在官员中的威望会大跌,仅剩的几十位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官员估计也会倒戈向徐清这一边,所以这个妥协他也是万万不能做的。
但令人尴尬的是如果僵持下去的话,局势只会对徐清越来越有利,而赵昕的改革只能是遥遥无期,因为如果局势僵持下去,新移民就会大量进入新大陆之中,这些人都是在选举制度中成长起来的,自然对于改制并不感冒,同时采取选举制度,即便整个新大陆都交给毛戡鉴一个人掌管,徐清也不会有丝毫的担心。
毕竟如果采取选举制度,那么当地的权利其实是掌握在底层的百姓手中和那些刚刚开始接受政客身份的精英们手中的,毛戡鉴手中只有定税权和兵权,除此之外他并不具体掌管哪些事物,即便是他所控制的那几个大城市,如今也是选举制度如火如荼,而毛戡鉴不敢得罪徐清,底下的衙门和官员自然也就不敢得罪这些百姓,可以说许多都已经是处于关门歇业的状态了,真正负责管理地方的还是各级议会和自己选出来的政府,当地的衙门形同虚设一般。
这种情况是徐清能够接受的,但对于赵昕来说,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如果时间拖下去,未来即便想要改制也会非常难了,毕竟行政区的划分,往往是越早越好,若是等过个几年,人口多了再重新